专利正在成为行业内的热门博弈点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产业链价格一路走低,光伏行业博弈点开始转移到专利方面。
天合光能与TCL中环,率先掀起了专利维权大战。
5月7日,天合光能起诉江苏润阳股份专利侵权在美国立案;5月末,天合光能再次出手,上海海关依法扣押了多个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集装箱。
被查获的产品包括即将销往欧洲的阿特斯TOPCon HiKu 6组件,价值373万元人民币,以及即将销往拉丁美洲的云程太阳能TOPCon Tangra组件,价值143万元人民币。
天合光能与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清国投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专利官司又在2024年6月11日开庭,同样事关N类TOPCon专利。
此前,TCL中环旗下子公司Maxeon,与通威太阳能、阿特斯、爱旭股份、韩华等多家公司爆发过专利纠纷,Maxeon的投诉或举报涉及TOPCon、BC等多种技术路线。
正如天合光能对海关扣押阿特斯事件的回复:“保护知识产权是光伏行业头部企业的共识,是行业性行为而非公司性行为”。
光伏行业的专利矛盾是普遍性的。6月21日,较为边缘化的组件厂商大恒能源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哭诉,全面屏组件技术的产品被模仿。他们将保持追诉权力,同时呼吁行业尊重知识产权价值。
尽管大恒能源的态度与天合光能与TCL中环相比,柔软了不少,却显示了专利在业内的重视程度之高。
对制造业来说,专利技术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但大规模专利博弈频繁发生在光伏行业,却有点反常。
因为,光伏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相对成熟,很多核心技术已经公开化,而且大多数公司一直很重视布局专利,一般不会与其他企业爆发冲突。也就是说,即便模仿某款组件具备特殊功能,厂商也能做到绕过专利。
现在的主流光伏企业几乎不会被在专利层面找到把柄。此时拿出专利这把快刀,厂商意欲何为?
过剩的压力?
专利博弈会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新进入者需要克服现有专利壁垒,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发或支付专利许可费用。
如果光伏厂商早早搬出专利武器,将会大大减少新玩家进入N型电池、组件市场的机会,或许组件市场不会沦落至此。
问题是已经过剩了。
根据inforlink数据显示,上周大尺寸双面TOPCon组件成交均价仅有0.85元/瓦。组件的低廉价格搭载着整条产业链的利润,0.85元/瓦意味着光伏主材厂商不可能盈利。
近几个月以来,光伏行业已经频频曝出裁员、降薪、关停产线的消息,但下游价格依然不见回暖。究其根本是产能的严重过剩。
自2022年以来,仅跨界而来的上市公司就不下百家,除少数企业及时退出外,更多企业凭借融资在光伏行业布局了产能。
光伏主流厂商为了保持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在N型迭代的近两年快速扩产,虽然取得了一定优势,却也为其他厂商、地区跟风扩产做了榜样。彼时,主流厂商大多没有将新玩家放在眼里,技术、成本、渠道被看作主要护城河。
2024年,在绝对的低价和望不到头的同行压力下,先进产能永不过剩的说法摇摇欲坠。今年第一季度,近三成光伏上市公司面临亏损局面,行业龙头企业也正集体面临业绩暴跌局面。大量头部厂商员工表示现已被裁,行业的寒冬已经到来无疑。
此时,厂商拿出专利武器,是否意味着头部厂商此前对新玩家过度低估,而对自身优势过度高估?
如果早早拿出专利武器,会不会局面不一样?
今年一季度,天合光能与TCL中环业绩均下滑严重,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2亿元和负8.8亿元,同比大降70.83%和139.05%。从数据来看,尽管两大头部企业具备相当的技术优势,但依然没能跑赢行业的整体趋势。
在高压的市场环境下,整个光伏产业链需要比拼的因素越来越多,从成本、技术、现金流等硬实力到企业基因等软实力,没有优势的企业正在加速出局,但这一速度还不够快。
或者说,头部厂商觉得还不够快。头部厂商通常规模大,固定成本较高,例如设备折旧、场地租金等。停产期间,这些成本依然无法避免,导致头部厂商经济损失更为显著。且光伏头部厂商多一体化布局,连锁反应更为剧烈。
以此逻辑分析,向其他玩家拔专利之剑是优质选择。
如何收场?
但这并不能解释,很多时候是龙头企业之间,互相用“专利”攻击对方。
正如前文所说,光伏的专利较为复杂,很难分辨对错,也很难有结果。
2019年,我国多家头部厂商与韩华爆发专利侵权纠纷。韩华为了保持欧洲市场份额以近乎火力全开的姿态向多地法院起诉隆基、天合光能、晶科等企业侵犯其专利权。
这场纠纷跨越了一个行业周期,结果大多为和解或法院始终未做出判决。
以隆基为例,在赢下了大多数地区的纠纷后,于荷兰地区败诉韩华,最终又于达成和解。
回顾隆基与韩华在荷兰的最后一次交锋。荷兰时间2022年3月3日,荷兰海牙上诉法院向荷兰隆基正式送达关于简易跨境临时禁令的上诉判决,判决荷兰隆基自判决书正式送达之日起不得实施当时隆基的主力组件产品在比利时、保加利亚、德国、法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及瑞士11个国家的直接和/或间接侵犯韩华专利的行为。
当时的这份判决对隆基的荷兰分公司极为不利。隆基绿能曾表示:“公司认为本次判决内容缺乏法律基础和事实依据,公司将根据相关法律立即提起上诉。”
不过,由于本次判决的主体仅针对荷兰隆基,对隆基的欧洲市场影响不大。韩华在这次纠纷中看似占据上风,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2023年5月11日,隆基绿能宣布与韩华达成了一项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这一合作让双方都能在全球范围内合法使用对方的相关专利技术,实现了互利共赢。协议的达成还意味着双方将撤销所有相关诉讼及专利无效程序,从此隆基与韩华在全球范围内不存在任何专利纠纷。
这样一来,两家公司解决了长久以来的法律争端,为未来的合作与创新铺平了道路,也为今天的专利纠纷提前打下了注脚。
天合光能与TCL中环的路子与当时的韩华有点相像。从动机看,市场供需错配和产品迭代成本上升导致竞争方向发生变化。为了抢占市场,专利之战,其实是行业整体性的不得已而为之。天合光能与TCL中环也不会是业内最后这么做的厂商(尤其是头部厂商)。
2023年财报显示,阿特斯出货量排名前二的海外市场是美国和欧洲,其向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24%和28%。这意味着阿特斯逐渐发轫欧美两大海外市场,与天合光能的主要海外市场不谋而合,因此贸易摩擦在所难免。
同样的逻辑可以在TCL中环旗下子公司Maxeon与爱旭股份的纠纷身上套用。
6月28日,爱旭股份发表声明,称公司收到Maxeon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递交的一项关于欧洲专利的侵权诉讼文件。诉讼中,Maxeon指控爱旭产品侵犯其EP3065184B1专利。
公开信息显示,Maxeon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光伏企业拥有IBC电池-组件系列专利、TOPCon电池工艺系列专利、叠瓦组件系列专利,是TCL中环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平台。
Maxeon在最近的一次业绩说明会上提到,在欧洲,大量低价出售的组件挑战了其利润率,并进一步削减了对其产品的需求。
也许正是爱旭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让Maxeon有了危机感。截至2024年3月,爱旭的ABC组件产品已在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涉及的销售规模超过10GW。欧洲主要的光伏组件经销商基本已成为公司的客户。
不过,Maxeon的本次诉讼很可能没有结果。爱旭在公告中表示,经查公司该专利于2024年3月13日获得授权,属于与Maxeon此前在荷兰法院申请临时禁令但被驳回的EP2297788B1专利的同族专利。
从韩华的先例看,专利纠纷很有可能以双方利益让渡达成和解结束。但到目前为止,市场对专利寄予了厚望。
晶澳科技光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伟曾公开表示:“过去,光伏产业蛋糕足够大,大家不太注重管理知识产权,但现在不同了。依靠知识产权或可走出内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