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西北,煤海腹地,乌兰木伦河畔,这里活跃着一支煤炭开采队伍——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大柳塔煤矿综采五队,他们日复一日奋战在地层深处,打破了煤层的沉寂,唱响了奋进的凯歌。
“我们从不刻意去创造纪录,但也不惧怕挑战任何纪录。”该队党支部书记、队长邬拴自信地说。前不久,他带领的大柳塔煤矿综采五队,荣获国家能源集团青年五四奖章。
这支由80人组成的团队,在成立的10年间,累计生产原煤超1.2亿吨,创造了连续年产千万吨的佳绩,且实现“零伤害”的目标,尤其在抗疫保供期间,更是创下单月生产120万吨的产量纪录,达到行业安全生产顶尖水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队长,邬拴一直发挥着头雁作用。刚到综采五队,邬拴就立即进入角色,在井下盯现场摸实情,查找制约安全集约高效生产的各类“疑难杂症”,与职工座谈交流,查找效率低的“症结”,并逐一分析研究,最终通过优化设计、施工工艺、设备配套、安全管理等环节,探索出高效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实现了最优安全生产工艺组合。在职工井下作业时长缩短的情况下,队内产量连年创造佳绩。这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在日复一日地坚持中才有的。
邬拴深刻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于一支长期“作战”在极端复杂的井下回采区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我坚决做到生产服从安全,心中装着风险,眼睛洞察隐患,岗位操作规范,筑牢安全防线,维护矿井高质量发展!”每天召开班前会时,综采五队会议室里就会响起职工的铮铮誓言。这是他们的誓言,也是他们安全管理的方向。
近年来,面对采场变化、人员减少等多重压力,综采五队始终把安全作为“天字号”大事来抓,坚守安全红线和底线思维,上抓安全教育培训,下抓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大拜师”、实操培训、技能大赛、轮岗等形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和业务水平。
同时,综采五队把家庭作为安全宣教的新阵地,将亲情作为维护安全生产的新力量,在全队职工中开展安全家书、安全承诺活动,引导职工家属当好贤内助,上好安全“亲情锁”。
想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做到精细管理。为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事故率,这支综采队在落实设备包机制上,细化了停机、事故影响等多方面考核细则,将每台设备包机到人,建立“档案”“户口”。由队内技术员对包机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让包机人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简单故障。
通过这些措施,极大改善了综采五队安全工作环境,提升了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邬拴看来,安全生产是龙头,创新创效是灵魂,指引着综采五队不断向更高的领域迈进,因此更需要他们想在前面、干在前面。这些年来,他们在攻坚克难、科技创新中不断放飞想象的翅膀,同时也脚踩着坚实的大地。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该队深谙其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在创新创效创优的火热实践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使得该队广大青年职工成长为综采五队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者,为该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工作中,该队青年职工积极探寻设备和工艺制约生产的因素,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
拿2022年该队在52507七米大采高工作面首次采用自主创新、加工的落地防倾倒缆车装置来说,在设计制作期间,该队作业时会出现缆车装置推移时倾倒、自退车、推移不到位等安全隐患。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青年职工集思广益,通过反复计算、论证、试验,创新制作了落地防倾倒缆车装置,该装置的投入使用极大地保障了队内职工的作业安全。“该装置为大采高工作面单轨吊落地工作提供有效依据,为职工作业安全保驾护航。”谈及此,该队青年职工满脸自豪。
说起创新初心,该队党支部副书记、副队长王召颇有感触,“我们队的科技创新,不是坐在会议室里想出来的,而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出来的。”
正如王召所言,综采五队的高质量发展,靠的就是实打实地拼,硬碰硬地干。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这支综采“铁军”,将继续用责任担当和青春力量乘风破浪,持续在大采高工作面唱响青春之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