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从山西省人民政府传来消息,批准浑源县等16个县退出贫困县。得知这一消息后,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公司驻村帮扶队“第一书记”苏永生十分激动,第一时间将消息在微信帮扶群中分享。

山西省浑源县常柴岭村,位于浑源县西南部12公里翠屏山上,是山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浑源县深度贫困村之一。2015年8月,大同发电公司与常柴岭村“牵手”,常柴岭村成为该公司定点扶贫村,从这一刻开始,一场情深厚谊的帮扶故事在山中的小村庄展开。


摸清底 因地制宜施好策

常柴岭村地处采煤沉陷区,2002年实行退耕还林后,剩余的91亩耕地全部为坡地,无法实现灌溉,集体经济也基本为零。全村仅剩的35户贫困户中60岁以上老人24人,疾病缠身的有27人,年老体衰,只能靠退耕还林补偿、低保补助、养老金以及少量农作物收入来维持生活,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异地搬迁也成为驻村工作队的“头号工程”。

   “记得2015年冬天,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唯一的一条山路盖满了白雪,一面是山一面是数十米的悬崖。3公里的山路,车开了半个小时,到了村里放眼望去,土坯房子,泥泞的道路上散落着羊粪。走进一户贫困户,一条大炕,昏暗的灯光,灶台旁边微弱的火苗,依然无法掩盖冬日的严寒。不是亲眼看到,我真不敢相信还有这么深度贫困的地方。”该公司第一任驻村书记宋俊感慨的回忆起五年前的常柴岭村。

并肩携手奔小康——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发电公司定点帮扶纪实-《国资报告》杂志
第一任书记宋俊与贫困户拉家常了解贫困户思想动态 

驻村工作队入村的第一周就挨家入户访民意、听民忧。没想到第一天的调研就出现了村民对扶贫政策不理解、不配合的复杂局面。

“当时村民看到不是本村人,还要上前盘问一番。”宋俊苦笑着对记者说。短短一句话,让记者感受到了当时扶贫工作的艰难。

然而,驻村工作队并没有因为复杂的环境而放弃,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常柴岭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

驻村工作按照“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治本之策,经与当地政府多次沟通,制定了扶贫方案。首先从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入手,以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出发点,帮助常柴岭村培养后备干部和新生力量。

工作队先后协助村支部书记完善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在村级项目建设和低保、贫困户评议等重大事项上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步骤实施。

由于村委会办公地较差,办公设备简陋。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派驻单位为常柴岭村整修了村委会,帮助改善办公环境,增添办公设备,开通了互联网,方便文件资料传输和扶贫信息的采录,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信息化建设。

针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中存在的识别问题,工作队积极与乡政府沟通,帮助村两委对每一个程序和环节重新进行梳理,并按照《帮扶手册》中内容逐项填写,掌握每一个贫困户家庭成员、常住地、身体状况、劳动力状况、生活经济来源、脱贫态度、困难原因,与每个贫困户签订《帮扶责任书》,实现一户一策精准扶贫,这一做法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并命名为“常柴岭模式”,在全县各村进行了推广。

工作队的真心服务得到了群众认可,也为下一步整村搬迁做好了准备。


践初心 履职尽责聚民心

“这是建厂以来投入人力最多、财力最大、时间最长的一场扶贫攻坚战。”说这话的是李靖波。李靖波也是厂(公司)定点帮扶常柴岭村轮换的第二任“第一书记”。

并肩携手奔小康——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发电公司定点帮扶纪实-《国资报告》杂志
第二任书记李靖为贫困户讲解脱贫政策 

   “自扶贫工作队来了,咱们再也不用为烧煤发愁了。”贫困户范永明激动地握着记者的手。

以前每年入冬前,村民们都会为冬季取暖用煤而发愁,仅有的一点煤也只够烧火做饭,如果再用来取暖更是捉襟见肘,天气寒冷的时候村民们只能补烧一些树枝用来取暖。驻村工作队及时跟派驻单位联系,每年入冬前,每户都能收到该公司捐赠的2吨过冬煤。

饮水安全是保障“两不愁”的基本要求,常柴岭村仅有的一座蓄水池管道年久失修,经常发生堵塞,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修缮蓄水池,更新配套管网改造,解决了村内饮用水来水管堵塞问题,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并肩携手奔小康——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发电公司定点帮扶纪实-《国资报告》杂志
大同发电公司员工春节慰问贫困户为贫困户送春联 

五年来,每逢中秋和春节,大同发电公司领导都会亲自带队,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与贫困户坐下拉家常谈心,询问当下困难,鼓励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心,并根据反应问题及时调整扶贫工作计划。 

   “杨彬,能不能帮忙到县城买些药。”

“苏书记,我不会在网上注册扶贫信息,咋办?”

村民们有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想到驻村工作队,婚丧嫁娶,办理低保、救灾物资发放、春种秋收,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工作队员的身影,每周给五保老人送熟食、蔬菜也是工作队的规定动作,五年来从未间断。

驻村工作队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扶贫工作稳步开展,初见成效。村民们都说:驻村工作队成了咱村里人,是我们的主心骨。 

每年年底,在全县扶贫考核中,大同公司驻村工作队都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测评。工作队用心为民的服务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谋出路 异地搬迁稳得住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今天终于能走出大山、搬进县城、住上高楼,开始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啦。”2018年12月,常柴岭村第一批异地搬迁的25家贫困户全部拿到新房钥匙,贫困户赵忠看到自己家分配的新房时激动地说。

安置小区距离浑源县城2公里,来到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巨型党建文化雕塑,灰白相间的一栋栋楼房在朝霞的映衬下端庄大气,楼体显著位置上“感恩总书记奋进新时代,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宽阔的马路两边,党群服务中心、公交站、超市、图书室、老年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各种配套设施完善,构成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图景。

赵忠的新房65平方米,二室一厅,异地安置费用全部为政府补贴。为了解决搬的出,住的好的问题,2017年,大同公司驻村工作队按照当地政府要求,为贫困户统一装修易地搬迁新房,驻村工作队严格控制装修工程费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解除贫困户入住困难,为搬迁入住创造了条件,目前已完成装修25户。

为了让搬入新居的贫困户加快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大同公司组织全厂党员、干部为贫困户捐款捐物共计6万多元,解决了贫困户搬迁过程中面临的水、电、气、物业等费用困难。该公司党员还主动请缨,多次来到常柴岭新村开展“联手群众、清洁家园”活动,帮助贫困户尽快适应从“农村人”到“城市人”的转变。

搬出来如何致富,这是当地政府和驻村工作队这些年一直在琢磨的事。

驻村工作队不断为群众讲解退出贫困户后依然可以享受生态补偿、培训就业、光伏收益等相关产业扶贫政策。让贫困户认可扶贫政策对自身脱贫的帮助。

驻村工作队还帮助当地干部共同完成了宅基地补偿面积实测、评议、公示、上报;退耕还林土地面积确权、粮补测算等各项工作,还主动配合县农业银行协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贷款,截至目前已经为10户贫困户办理了5万元扶贫专项贷款。

为了保证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安排投资15.5万元种植了155亩经济林,并向派驻单位申请了20万元配套灌溉建设项目。驻村工作队正在带领常柴岭村贫困户,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搬迁后产业发展的道路,让贫困户日子越过越幸福。

曾经贫穷落后的常柴岭村,将永久定格在大山深处,而新的发展之路,也将镌刻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上。承接历史的使命,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发电公司干部员工将与贫困户携手并肩共同走向崭新的未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