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限价起效?“有形的手”还有大动作。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谁都知道光伏行业发展至今,已不再是某一方退让就能解决问题。当下唯有强有力的统筹机构出现,方能带来真正的转机。
但光伏行业协会依然通过一篇文章,让业内做了一场美梦。
10月18日,光伏行业协会发文指出,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滑,招投标市场屡见低于成本的中标价,已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协会呼吁制定合理的成本参考数据,并根据《招投标法》明确中标价不得低于成本的法律底线。经调研测算,协会将当前N型M10双玻组件的含税生产成本定为0.68元/W(不含运杂费),为市场和监管部门提供公允的成本参考,力求稳定市场秩序。
当时多有业内人士质疑其有效性,大多负债运营的光伏企业极度依赖现金流,没有低价投标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营收,将价格维持在成本线以上就成了奢谈。而且,如果《招投标法》真那么好落地实行,就不会现在才被拿出来。毕竟缺乏透明生产成本并不是一个很能站得住脚的理由。
看起来限价挺有用?
那么,光伏行业协会的发文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在随后的一场开标中得到了解答。
10月22日,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协议采购开标,共有13家企业参与投标,报价区间为0.675-0.722元/W,均价为0.694元/W。整体来看,协会的倡导似乎确实起到了引导作用。
相较之下,10月21日华润电力的光伏组件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则揭示了市场的另一面——没有协会参与时的价格竞争会有多激烈。
该项目于协会发文前的10月12日开标,共有14家企业竞标,投标单价在0.5308-0.7255元/W之间,均价为0.64元/W。其中,通威股份以0.612元/W的单价中标,刷新了当前组件采购的最低价纪录,协鑫集成科技和常州华耀光电分别以0.616元/W和0.6173元/W紧随其后。这场竞标可谓惨烈,反映出没有指导成本下的低价竞争态势。
当然,即便是发生在协会发文后的中节能组件招标也透露出了一个信息。
其中0.675元/W的报价依然低于协会算出的最低成本。不要小看仅仅0.025元/W的差额,其中意义却不小。
挣扎的0.68
首先,问题在于协会给出的最低成本到底靠谱与否,能不能代表最优秀企业的成本底线。
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论光伏行业协会的资历如何,引领行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性已是有目共睹。其给出的成本清单也几乎无可挑剔,硅料成本35.49元/kg,硅片0.54元/片,电池成本合计0.264元/W,组件的成本为0.68元/W。这些数字能够代表一线企业最优质产线的成本水平。
此外,协会的成本测算并不包含折旧,因此0.68元/W已经低于真实的生产成本,更低于包括三费在内的全成本。
与0.68元/W的价格持平已经属于极限理想情况,更不要说低于这个价格。企业敢于打出这样的价格实际上意味着《招投标法》在执行方面依然有着未知困难。
而这些困难扎根行业已久。光伏行业的竞争不仅关乎市场份额,更涉及资本、投资者和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的博弈。光伏企业为了扩展市场和提升竞争力,依赖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投资者在这个“风口”行业追逐高回报,推动企业不断扩张产能和市场规模。
然而,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频频压低价格,有时甚至低于成本线,这导致行业内许多企业陷入高负债和低利润的局面。
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和环保的考虑,往往对光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产业补贴等政策支持。然而,这些支持的前提是企业能够稳健经营并带动地方经济。一旦企业因价格战而出现财务危机,地方政府前期的投入将可能化为泡影,影响到当地的就业和财政状况。
有形的手或继续发力?
在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必须在资本方、投资者和政府的多方利益中寻找平衡。既要在市场上扩展规模,又需确保财务健康,避免因过度竞争丧失长期发展潜力。
这些深层矛盾不是行业协会一纸发文所能解决的。协会发布成本指导价虽能短期内起到引导作用,但在高资本压力、激烈竞争、政策扶持等多方博弈下,行业真正的长期健康发展,仍需更强有力的政策和多方协同治理。
就在协会发文后不久,市场上便传出光伏产业链可能将面临调控的消息。
10月23日,关于国内光伏产业链或将实施调控的消息在市场上传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有消息称,工信部可能将对硅料生产的单位能耗设定上限,例如每公斤硅料的能耗不得超过50度电。
这一举措旨在提升行业的能耗标准,推动生产环节实现绿色转型,同时通过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企业来优化行业结构。若政策落地,部分技术较弱、能耗较高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而具备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有望提升市场占有率。
此外,另有传闻称工信部可能对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利用率加以限制,以此平衡供需关系,抑制低价竞争带来的价格波动。这类调控措施旨在减少价格战发生,帮助企业稳定盈利水平,改善产业链整体健康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