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行垂涎其市场份额时,TCL中环需要给市场一个继续相信它的理由。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从盈利30亿到巨亏30亿,资金压力拉满。短短一年,TCL中环发生了太多变故。

 

从迟到的一体化开始,TCL中环就给市场留下了举棋不定的印象。到行业去库存时接近满产,进而引发核心高管引咎辞职,TCL中环已经到了不得不表态的时候。

 

在同行垂涎其份额时,TCL中环需要给市场一个相信的理由,相信他还能保住这个位子。

 

826日,TCL中环被曝出高管和战略层面大变动。坊间传言其中与光伏板块相关的是,设立首席变革官,任命傅和平担任这一职务。光伏Time就这一消息询问TCL中环董秘,但并未得到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复。

 

与此同步的是,TCL中环撤销海外司令部组建中东项目组,组建组件全球营销中心,负责国际和国内市场销售,原电池组件营销部成建制划入。

 

公开信息显示,傅和平是TCL一员老将,曾担任TCL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和人力资源首席执行官,深度参与过TCL华星的组织变革。TCL华星归属半导体行业,也曾误判行业周期,在行业去库存过程中采取满产策略,由此陷入短暂的经营危机。

 

裁撤海外司令部组件中东项目组则呼应了7TCL中环的新动作。

 

TCL中环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PIF)子公司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 Company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三方将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并在沙特阿拉伯投资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工厂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0.8亿美元,其中TCL中环持股40%

 

TCL中环的合作方几乎算得上中东最优质的投资者。沙特政府曾宣布将通过PIF投资1万亿沙特里亚尔,约合1.8万亿元人民币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截至今年一季度,PIF拥有超过6000亿美元资产,在全球基金中位列前10

 

此前TCL中环的战略仍然比较模糊,在中东窗口大开之前,依然有着赴美投资的意愿。

 

2023810日,TCL中环的参股子公司Maxeon宣布,决定选择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作为其在美国的第一个光伏制造业扩张地点。

 

Maxeon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阿尔伯克基新建一座世界级3GW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工厂,该工厂将用于设计、生产最新一代TOPCon电池和公司专有的叠瓦光伏电池组件,以此满足美国国内快速增长的光伏组件需求。

 

按照Maxeon原计划,新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建设,将于2025年开始投产。但据外媒报道,该项目已延期到今年下半年破土动工。

 

此刻撤销海外司令部,那么该项目是否还会继续就要打一个问号。毕竟对此刻的TCL中环来说,分散力量并不明智。

 

显而易见的是,在产业和公司的动荡期,TCL中环动作变化幅度不小。但这一切真的能够扫清市场的疑问吗?

 

 

夹在中间的痛谁懂


826日隆基绿能宣布,开始对外向客户沟通硅片价格上调,具体调整幅度为N-G10L产品价格从1.06-1.08元上调至1.15元,N-G12R产品价格从1.2-1.23元调涨至1.3元。新价格正式执行时间为829日。

 

随后TCL中环对外调涨硅片价格,其中G10N涨至1.15/片,G12RN涨至1.3/片,G12N涨至1.5/片。

 

貌似利好硅片厂商的消息,实则深刻反映了行业痛苦。

 

在中国光伏行业,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和全球需求的不稳定,过剩问题变得尤为严重。不同环节的厂商虽然面临同样的市场挑战,但所感受到的压力却有所不同。尤其是位于产业链中间地带的硅片厂商,夹在上游硅料和下游电池组件之间,生存空间更加狭窄和脆弱。

 

在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硅料的供应由通威股份这样的巨头把持。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产能,通威在市场上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

 

即便是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通威也能凭借规模经济保持成本优势,从容应对市场波动。这种独大的局面,使得通威在价格战中游刃有余,稳稳占据着行业的高地。

 

与通威在硅料上的从容不同,硅片厂商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夹缝求生的状态。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环节,硅片厂商既无法完全左右上游的硅料供应,也难以直接控制下游的市场需求。

 

这种局面使得硅片厂商在面对价格波动和市场调整时显得极为被动。近年来,硅片行业形成了以隆基股份和TCL中环为代表的双雄格局。两大巨头为了在市场中争夺更大的份额,不得不在产业链的夹缝中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频报抢眼低价以占据市场。

 

然而,这种策略带来了巨大的代价——尽管在市场份额上占据领先地位,但财务表现并不亮眼。

 

 

TCL中环在低价竞争过程中,并没有在市场占据绝对上风。2024年上半年,公司硅片综合市占率为23.5%,虽居于行业第一,但对比隆基却没有很明显的优势。

 

TCL中环在产业布局的战略层面略显犹豫。早期TCL中环具备相当的技术、资源优势,但由于其一体化布局推进较慢。加之2023年募资计划的不顺,导致中环在电池组件尚有利润空间时未能充分受益。相反,TCL中环在市场低迷时进行了大量投入,加重了财务负担,使其在竞争中显得更加吃力。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去年TCL中环百亿融资多次受阻,依然坚持扩充电池产能。

 

2023529日,TCL中环首次发布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申报稿显示,TCL中环拟募资138亿元分别投入35亿元和103亿元用于建设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硅单晶材料产能以及年产25GW NTOPCon太阳能高效电池产能。

 

该项目遭到证监会多次问询后终止,但TCL中环经过短暂沉寂后再次发布募资公告,只不过此次可转债发行总额缩减到了不超过49亿元。

 

表面上,TCL中环知难而退,主动砍掉一半电池项目,电池项目产能规模变成12.5GW。实际上,TCL中环需要为电池项目准备的自有资金更多了。

 

此前电池项目投资总额为106.6亿元,募资投入金额为103亿元,TCL中环只需要投入大约3亿元。现在该项目投资总额在46.2亿元,但投入募资金额却只有19亿元,TCL中环需要投入真金白银27亿元。

 

面对持续的价格战和利润压力,隆基和TCL中环两大硅片巨头有着化干戈为玉帛的意图。

 

先后上调硅片价格的态势预示着两家公司试图结束过去的恶性竞争,转而合作,以稳固市场价格。这种合作如果顺利实现,势必将价格压力向下传导,直接影响到下游的电池和组件制造商。

 

综合来看,硅片涨价既是利好消息,也可以说两大巨头都赔不起了。

 

 

30亿意味着什么


夹缝中的TCL中环并没有太出色的表现。

 

上半年,TCL 中环营业收入162.13亿元,同比下降53.54%;净利润-30.64亿元,同比下降167.53%

 

关于此次亏损原因,TCL中环归纳为三个因素:硅片竞价太恶劣,电池组件竞争力在同行中偏弱,以及参股公司Maxeon拖了后腿。

 

财务报表显示,硅片营业收入为104.32亿元,营业成本却高达113.97亿元,毛利率为负的9.25%

 

由于电池多用于自供,因此仅以组件数据作为参考。其组件营业收入为27.62亿元,营业成本高达27.36亿元,毛利率仅0.94%

 

相比较之下,TCL中环因收购Maxeon赔的不到2亿元几乎不值一提。

 

如此惨烈的数据,主要是由于公司采取了高开工率策略,希望通过提前预判行业回暖,以大量生产产品来提升效益。有机构调研显示,今年7月,其开工率高达95%,而同期另一硅片巨头隆基的开工率只有50%

 

实际情况却是,光伏行业的低迷周期比预期的更加剧烈且持久,导致TCL中环不得不将堆积超过三个月的硅片做库存跌价计提13.66亿元

 

不过TCL中环满产策略也并非毫无功效。截至报告期末,TCL中环硅片出货同比增长18.3%62GW,综合市占率23.5%,居于全球第一。不过,相比于2023年底23.4%的市占率,仅提升0.1个百分点。

 

TCL中环用稳定下来的销量,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艰难保持为正,但也仅此而已。其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亿元,同比、环比均降幅明显。

 

相应的代价为,TCL中环由此而担负了极高的资金压力。甚至做出了大幅缩减了研发投入所用资金的决定。

 

光伏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领域,领先的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硅片和电池环节,研发投入一直是检验企业是否准备长期发展的标准。

 

但今年上半年,TCL中环的研发投入仅有5.31亿元。要知道这个数据多糟糕,只需做一个对比。2022年度TCL中环的研发投入为37.71亿元,2023年为28.48亿元。

 

 

TCL中环在研发投入方面都已经膝斩,足有理由怀疑以后要过的日子有多紧。

 

 

挽救


827日上午,TCL中环举行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TCL中环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我们的开工率在80%左右,后续可能会根据销售状况做适当的下调。

 

但问题是,行业正处在剧烈变革期,现在调整还来得及吗?

 

82日晚,光伏硅片龙头企业TCL中环发布公告称,沈浩平先生因工作需要和个人精力考虑,辞去CEO(首席执行官)职务,辞职后,其仍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各项相关职务,公司CEO职责则由董事长李东生暂代。

 

随之而来的则是开工率下调,误判形势满产的罪责在谁,似乎不言而喻。尽管正如前文所述,TCL中环已经为解决问题提出了相当确切的方案。

 

但想改变激进的状态需要时间。从TCL中环目前在建工程来看,其仍然处于激进扩张的姿态。

 

其在建工程金额共131.92亿元,占总资产比10.54%。仍然规模较大,项目的执行进度、预算控制和预期效益实现的风险相对较高。任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延误、成本超支或市场需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和整体资产回报率。

 

此外,TCL集团其他公司也有过误判周期,逆势满产的操作,激进式决策是否能够被更换一人而得到解决,也有待考量。

 

其次,沈浩平的离开对TCL中环是一场极大的考验,深究历史,中环的每一步跨越都有沈的深度参与。

 

TCL中环的前身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于1958年成立,踏入了中国半导体材料的探索之路。1983年,沈浩平加入中环。1998年,其代表中环与美国ASIMI合作,开启了硅片业务,使企业迎来重要转折点。次年,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改制为中环半导体,沈浩平2006年开始担任总经理,领导中环在2009年凭借半导体硅材料的技术积累,成功切入光伏晶硅领域。

 

2012年,中环与美国Sunpower等合作成立华夏聚光光伏电力公司,迈向下游电站业务,进一步拓展光伏产业链。2015年,公司成立东方环晟、天津环美新能源,进军光伏电池片及组件领域。2019年,中环战略入股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巩固全球市场地位。

 

2020年,中环股份实施混改,由天津市国资委转由TCL科技控股,两年后更名为TCL中环。沈浩平并没有离开,其凭借多年来在硅片技术上的深耕与市场开拓,帮助TCL中环成为全球光伏硅片市场双寡头之一。

 

 

改制5年,波澜壮阔


在讨论TCL中环近几年的发展历程时,脱离不了沈浩平的功与过。

 

改制企业结果都不太好这句广为流传的感叹,揭示了国企改制后,新旧股东、管理层交替要付出的沉重代价。

 

2023年初,TCL中环还高调宣扬自己不需要一体化,却在同年抛出百亿一体化扩产规划。前后矛盾的声音不禁令人遐想战略转向的深层原因。

 

中环不会去和市场里自己的主要客户竞争。只要我还是总经理,就不会变。这是沈浩平在中环股份时代留下的话,也可以充当理解此刻TCL中环决策大转弯的锚点。

 

20207月,中环股份引入TCL集团资本前夕,中环股份正与隆基股份围绕新兴的单晶技术厮杀。

 

在彼时,热闹的单晶技术升格为主流的历史潮流中。中环股份始终追随隆基扩张单晶硅片的脚步,在2019年均达成了30GW产能的目标。中环股份在与隆基的竞争中拿出了相当具有颠覆性的210mm硅片。

 

中环股份通过深耕硅片业务看到了发展和生存的逻辑,那就是专精。

 

201911月,在一体化浪潮席卷而来时,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将参股美国SunPower公司美国、加拿大之外的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业务,这些业务将分拆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中环最终将持股28.84%

 

不过这一动作只能算得上浅尝辄止,中环股份只是看好IBC电池技术与自家的210mm硅片结合后的市场前景,并没有在产能层面做进一步布局。

 

很长一段时间里,沈浩平带领下的TCL中环对专精化,有着十分充分的理由。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公司始终认为新能源光伏制造行业的未来发展仍将遵循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对行业发展方向和自身发展路径具有清晰的判断和认知,始终坚持差异化的经营理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造方式、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坡加油,追赶超越,穿越行业发展周期,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这种思路在当时有些与众不同。

 

2022年对于光伏行业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随着大量资金的涌入,各环节的产能迅速提升,从上游的多晶硅料生产到中游的单晶硅片制造,再到下游的电池和组件组装,整个产业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高峰。然而,这种急速扩张也引发了阶段性的供需失衡现象。部分产品的供应出现了周期性短缺或过剩,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给企业的经营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许多企业为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选择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这种策略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能够通过一体化生产提高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沈浩平的专精化逻辑很快在TCL中环内部被推翻。TCL中环自2023年开始,进入大开大合的一体化扩张阶段,扩产电池、组件产能的消息屡见不鲜。

 

从结果来看,沈浩平离任总经理后,TCL中环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