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或最先卷出结果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继润阳股份将51%股份售给通威股份后,一国资上市企业退出光伏电池制造。电池厂商真的顶不住了。
8月14日,易成新能发布了一份公告,其计划向中国平煤神马出售其持有的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称“平煤隆基”)80.20%股权,作价87,419.08万元;与此同时,易成新能还拟以3,836.76万元的价格购买其控股子公司平煤隆基持有的河南平煤隆基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后称“平煤隆基光伏”)100.00%股权。
其中,平煤隆基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平煤隆基光伏主营业务为光伏铝合金边框、光伏电站安装支架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也就是说,易成新能出售了做电池的子公司,但又买下了这家电池子公司旗下做铝边框、支架的企业。
听起来有点绕口,但其中逻辑不难理解。
作为一家营收来源复杂的综合类企业,易成新能曾同时经营光伏电池片、石墨电极及相关产品、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锂电池、太阳能边框以及石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光伏电站的建设与运营等业务。
易成新能认为电池业务影响企业整体业绩,因此而剥离,但边框、支架、电站业务又相对赚钱,所以留了下来。
此前,易成新能已有相关操作。6月19日,易成新能全资子公司收购聚焦电站服务业务的华沐通途。以现在目光重新审视,易成新能始终奔跑在为稳住发展而转向的第一线。
在近期的一份公告中,易成新能指出本次交易旨在将平煤隆基的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同时增加具备技术优势的子公司平煤隆基光伏最终持股比例,推进上市公司资产优化盘整,优化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提高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消除光伏技术迭代对公司盈利能力不确定性的影响。
规划不错,但也有痛点。
2023 年易成新能实现营业收入 988,420.70 万元,然而,电池片业务占总营收比高达62.97%,如果剥离电池片业务,易成新能业绩就会好看吗?
从结果来看,易成新能此次并非全身而退。其通过出售光伏电池片业务,换取现金流,进而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特别是锂电负极材料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领域。
易成新能也曾表示,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高端碳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然而,新能源行业普遍存在内卷趋势,即便换一个行业也存在一定风险。
在常年低价态势下,企业退出某个环节和行业已经是大势所趋,本不具备说明价值。比较边缘的易成新能此次交易之所以能得到业内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股东背景不一般。
中国平煤神马由原平煤集团和原神马集团两家中国500强企业重组而成,前者是国家“一五”重点项目之一,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探、设计的特大型煤炭基地;
后者是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第一批引进的9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内首家生产尼龙66工业丝和浸胶帘子布的现代化企业。
简单来说,就是财力雄厚。拥有强大靠山的易成新能也不得不做出了割舍电池产能的举动,为行业释放了危险信号。
另一个原因在于涉及隆基绿能。
在平煤隆基的审计报告中提到,由于股东包括隆基乐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跟隆基绿能及下属公司有着大量的关联交易,涉及金额超过67亿元,占平煤隆基总营收的95%。
在价格战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头部大腿抱着也不舒服了。
回顾易成新能近期的一系列操作,宛如易成新能在光伏产业风口上起舞的缩影,折射出企业在行业周期中的踌躇与决断。
易成新能在光伏行业兴起之时,果断入局,凭借平煤隆基的高效单晶硅电池片业务站稳脚跟。
截至2023年底,平煤隆基拥有20条M10生产线,实际产能达到10GW。凭借其技术研发能力,平煤隆基的光电转换效率从投产之初的19.8%提升至接近PERC电池24.18%的理论极限,达到了当时的行业量产领先水平。
此外,平煤隆基全资子公司河南平煤隆基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的光伏组件金属加工项目年产3000万套,二期项目在建,建成后年产量将达到6600万套。
这些举措使得平煤隆基一度成为易成新能的业绩支柱。
2023年,平煤隆基实现营业收入72.09亿元,净利润1.35亿元,几乎撑起了易成新能整体98.84亿元营业收入中的大部分。然而,光伏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新的挑战。
光伏产业有其独特的周期性,行业高歌猛进的日子似乎转瞬即逝。当行业从盛夏迈入寒冬,市场价格逐渐走低,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易成新能不得不面对现实——割肉离场。
这关乎公司短期的财务健康,也关系到其长远的战略布局。
今年以来,平煤隆基的经营状态出现了明显的转向。
2024年一季度,易成新能的营收同比下降近59%,净利润亏损698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公司将这一逆转归因于“电池片销量减少、收入减少、利润减少”。平煤隆基作为其主要电池生产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面对经营压力,易成新能选择在此时出售平煤隆基的控股权,正值光伏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的关口,此举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先锋”意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