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动态传悲报,接近底部算喜闻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以IPO情况来看,光伏行业真的悲剧了。
2023年,光伏企业成功上市的案例就已屈指可数。今年以来,情况更为惨淡,无一主材企业上市。
不仅如此,目前已有多家光伏产业链企业先后宣布申请撤回或中止IPO计划,仅主材企业就有鸿禧能源、中润光能、美晶新材、陆海新能、公园新能等。
当然,这里有政策收紧的原因。例如去年“827新政”以来,收紧IPO和再融资的政策不断出台,上市难度骤增。
但更多还是因为投资方的踟蹰。由于竞争加剧,目前光伏主材企业盈利水平十分堪忧;下游方面电站收益调整让行业未来有了不确定性;以及行业出清在即,政策尚不明朗,资本不会用真金白银开玩笑。
具体来看IPO情况,今年上半年共有28家光伏企业更新IPO动态,其中仅有新特能源、一道新能、美科股份、晴天科技、原轼新材为光伏主材企业,其余企业均为辅料或设备厂商。
继续闯关的主材企业均为IPO“老将”,常年攻坚,但并不顺利。例如,尝试重回A的新特能源,曾经叱咤股市,如今却被行业最剧烈的周期波动推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业绩报告/预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其盈利3.59亿元,但二季度预计亏损超11亿元。如今,新特能源过会已经接近10个月,但仍未提交注册。
即便如此,新特能源作为老牌头部企业,已经属于等待时间较短的企业。做硅片的美科股份于2022年12月12日成功过会,至今仍在路上。晴天科技2022年7月1日,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主板挂牌,至今仍处于问询状态;原轼新材更是在2022年首次提出上市,经历了终止和再冲刺IPO的反转。
这还不包括卡在路上,但已经半年没更新进程的企业。去年11月再战A股的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依然处于申请状态。
在这种严苛情形下,能够成功上市的企业格外说明资本市场的喜好。
6月26日,主营业务为铝边框支架的永臻股份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汪献利和邵东芳夫妇于2016年在常州联手创办,占有行业超过13%的市场份额。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永臻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33亿元、29.52亿元和51.81亿元,增幅显著。
从数据来看,永臻业绩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而且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从细分领域来看,铝边框和支架行业虽卷,但强势企业较少,永臻股份有相当的投资价值。
目前在IPO路上拼命的光伏主材企业,远远不具备永臻股份的条件,因此走得较为艰难。
虽然IPO惨淡意味着行业处于阵痛阶段,但还有另一种解读。
随着时间推进,关于光伏行业过剩的讨论渐渐无力,一线报价0.7元/瓦+组件价格的事实无可辩驳。裁员、停产,融资无路,卖货无门,光伏企业能够想到的“降本增效”策略已然用尽。
技术降本仍在路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近期的会议上表示,现在光伏行业仍处于技术活跃期内,创新仍十分活跃。主要体现在电池端,比如说,LECO/LIF技术现在已经逐步取代激光SE成为TOPCon产能的标配;在少银化/无银化方面,银包铜、铜电镀等技术也在进一步推广;在SMBB,0BB技术方面,无论是电池端还是组件端,都在进一步推广应用,所有这些技术都起到了提效和降本的作用。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技术降本可以一定程度解决企业困境,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企业对于本轮周期的口风一变再变,从乐观到几个月再到看不到头。变化中,出清成为业内翘首以盼的唯一救星,ipo不顺对已经上市的企业来说已经算是好消息。过去三年,是光伏行业高速融资的时代,企业融资获得的超量资金为竞争失序提前埋下伏笔。如今企业无法通过IPO的方式快速获取资金,本身也是出清的一种体现。
对当下的行业来说,大家都淋雨,带伞已经算好消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