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压,只是时运不济?


 撰文 | 戏台

 出品 | 光伏Time

    
面对暴跌的第四季度业绩,TCL中环仍勉力挥舞三板斧,突围是核心诉求。


1月27日TCL中环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42亿元至48亿元,同比下降29.6%至38.4%;扣非净利润为31亿元至36亿元,同比下降44.47%至52.18%。


结合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净利润61.88亿元,以此计算,TCL中环2023年第四季度预计亏损13.88亿元至19.88亿元


中环给出的理由很诚恳,产业链竞争博弈加剧,光伏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下降明显,盈利艰难;参股公司股权的处置带来的一次性账面亏损对公司第四季度业绩产生较大负向影响。


针对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环表示将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坚持技术创新和工业4.0制造方式转型,持续提升柔性制造能力,不断强化内生竞争优势,以科学、可持续的成本领先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应对产业链波动,保证公司内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颇为低调的表露方式,丝毫没有展示出中环押注新技术路线和跨行的胆魄。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中环正希望以“颗粒硅、硅片、N型组件”为代表的三板斧,支撑自己接下来的发展。



亏损合理性


主营收来自硅片的中环单季度亏损并不意外。


2023年硅片价格一路向下,到了10月,以182尺寸硅片价格为参照,2.4元至2.5元/片的价格,达到了绝大多数硅片企业的盈亏平衡点,部分二线厂家甚至面临亏损,中环、隆基等头部企业才可以获取微薄利润。


12月14日的2.08元/片的成交均价则打破了所有企业的盈利幻想。


数据来源:PV inforlink consult


东吴证券在1月29日发布的研报中提到,TCL中环2023年硅片出货110GW+,同增64%,Q4出货28-30GW,同比增加65%,环比下降13%。因Q4竞争加剧+P型甩货,价格下行导致硅片盈利逐月降低,Q4基本盈亏平衡,单瓦盈利环降5—6分。


以此来看,中环仍然在市场上占据龙头地位,只是由于价格的周期性变化暂时陷入苦战。与同行业绩对比来看,中环的表现并不算特别差。


同为硅片巨头的双良节能,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区间为0.77亿至1.4亿元,环比Q3单季利润暴跌近90%,勉强获利。即便如此,这一结果依赖的还是双良节能包括节水装备、多晶硅还原炉等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多样业务板块。

 


卖资产才亏损?

 

中环在业绩预告中还提到,参股公司股权的处置带来的一次性账面亏损对公司第四季度业绩产生较大负向影响。


这极有可能指的是中环以7亿超低价出售硅料企业股权。


2023年9月,中环将所持有的参股公司新疆戈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7%的股权转让给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成员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戈恩斯成立于2016年,由TCL中环与协鑫合资成立,主要业务是硅料的生产和销售,在2022年净利润超过80亿元。除中环掌握27%股权外,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徐州中平协鑫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分别持有38.5%、34.5%股权,前者大股东为协鑫光伏电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后者大股东。


此次出售备受质疑,关键在于新疆戈恩斯的价值疑似被严重低估。不过根据中环最新披露的信息来看,低价出手或只是战略的冰山一角。


在中环2023年12月30日发布的公告中提到,中环已经收到转让款,股权转让商业交割条件达成。在交割前,新疆戈恩斯向股东TCL中环及股东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其相对持股比例定向分红76.1亿元,其中向TCL中环定向分红31.37亿元。


这笔分红什么概念呢?


2021、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新疆戈恩斯净利润45.36亿、82.52亿和20.23亿元。按照2023年硅料价格走势,2023下半年其净利润不可能超过20亿元。也就是说这笔分红甚至远远超越了一年的净利润。


以此来看,中环的此次出售为自己快速收拢了31.37亿元+6.9亿元的资金。因此,低价出售有可能是为了快速回血,毕竟跨界电池是个烧钱生意。


当然,如果按照收益法等其他方式为新疆戈恩斯估值,中环的仓促出手则透露出带有冲动意味。


TCL中环2023年中报显示,新疆戈恩斯的总资产为184.56亿元,占股份27%,则中环的权益资产为49.83亿元;新疆戈恩斯的净资产为157亿元,占股份27%,则中环的权益净资产为42.4亿元,与不到7亿的作价相去甚远。


举一个不够恰当的例子。同样是硅料价格不景气的2019年,TCL中环就转让过新疆戈恩斯3%的股权。当时公司公告称:以收益法的评估结果作为公开挂牌转让的价值参考,最终作价2.37亿元挂牌转让。


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同一企业的业绩想象空间有所不同,但仍然难以解释如此巨幅差价。


这一似乎不够稳妥的举动或许可以从协鑫身上找到回应。


2023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告中,协鑫科技履行2022年年报提出的承诺,放弃棒状硅产能,全力押注颗粒硅。公司联营企业新疆戈恩斯拟向股东江苏中能硅业分派股息并回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根据公告显示,交易完成后,协鑫预计将收回54.66亿元,其中包括股息分派44.73亿元与原持有股权对应的9.93亿元。


与协鑫多次联手的中环,或许也在技术转型的前夕,果断舍弃了棒状硅,把颗粒硅视作未来。


此外,对于交易造成的39.74亿元账面净资产损失,协鑫科技负责人表示主要为商誉减值,实际产生的亏损大概7亿元。中环在业绩预告中提到的交易带来的一次性账面亏损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注解,实际亏损也不会与协鑫相差太多。



底牌一:硅片

 

硅片是中环的绝对优势产业,尤其通过210大尺寸+N型的特点塑造,完美迎合市场趋势,出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023年的前两个季度,中环硅片全球市占比依然维持24%的高位。这意味着中环同时拥有客户口碑、主流定价权、成本控制等多项优势。


比较之下,二线硅片企业很难掌握竞争优势。券商研报指出,中环210N硅片技术壁垒很高、管理难度大,210N+薄片化在拉晶、切片、硅片设计等方面将硅片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同时高纯石英砂长期紧平衡,一二线企业成本差距拉大。


另外,与中环硅片板块深度捆绑的还有一项神秘技术。


关于中环的资料中,屡次提到工业4.0概念。例如在2023年三季度报中提到,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工业4.0制造方式转型,持续提升柔性制造和柔性营销的能力,深化产品技术和成本优势,增强内生竞争力,高效运营,科学决策,较好应对产业链周期性波动压力,穿越周期。


再例如2023业绩预告中提到,坚持技术创新和工业4.0制造方式转型,持续提升柔性制造能力,不断强化内生竞争优势,以科学、可持续的成本领先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应对产业链波动,保证公司内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频繁上镜的工业4.0,似乎已经与中环的硅片业务深度结合,成为独属中环的技术护城河。可工业4.0是什么呢?公开信息显示,工业4.0大约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简单来说,是对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中环执着认定工业4.0,可以搭配G12平台技术,让自身具有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水平和生产效率,但究竟如何影响并未公布。追溯下来,工业4.0概念伴随着2020年中环完成混改,实控人变更为TCL集团的同年开始成为中环报告的常客。


2023年三季度报中,中环用文字直观展示了这一技术的优势。G12技术平台与工业4.0生产线深度融合,提升了公司生产制造效率、工艺技术水平和满足客户高质量、差异化、客制化需求的能力,较大程度保障公司盈利能力。在晶体环节,优化用料结构,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单炉月产不断突破;在晶片环节,通过细线化、薄片化工艺改善,提升A品率,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数显著领先行业水平;


同时,随着工业4.0生产方式持续在公司各产业板块的作业流程和作业场景的应用,报告期内,人均劳动生产率继续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持续提升、原辅材料消耗进一步改善,工厂运营效率与成本持续优化。


工业4.0的优点如此,不过以隆基为首的其他硅片巨头却未引进,成为硅片环节的技术谜题。



底牌二:硅料


2022年硅料价格站在历史高点,行业内却发生了分道扬镳式的技术路线选择。协鑫科技提前预判硅料周期,为应对未知的低利润时代,而全力押注成本更低的颗粒硅。中环作为协鑫的深度合作伙伴,自然不会置身事外。


新疆戈恩斯的硅料供应和利润分红,让中环尝到了甜头,在新的颗粒硅项目中再次采取了与协鑫联手的策略。


中环在近期披露,现根据业务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公司拟在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基础上增加与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日常关联采购交易预计约18亿元。上年交易金额仅有141.64万元。


爱企查显示,协鑫控股的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60%,TCL科技集团控股的天津硅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0%。另外,中环总经理沈浩平担任公司董事。


 

协鑫科技曾在2023年9月21日披露,其旗下的内蒙古鑫环(呼和浩特基地)10万吨颗粒硅产能于当日正式投产,产品品质完全符合N型产品生产需求。


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2022年8月24日举行开工仪式,同年11月21日正式动工,建设周期只有10个月。如果数据属实,则意味着颗粒硅在产能建设速度上更具备优势。按时间推算,在项目量产后,这一项目应处于产量爬坡,和质量调控阶段,因此才与中环有且仅有141.64万元业务往来。


TCL中环总经理沈浩平曾表示,作为协鑫科技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经历了长期应用与实证后,TCL中环坚定看好能耗低、工艺技术成熟的颗粒硅路线,针对不同类型的颗粒硅,TCL中环创新使用工艺,可实现100%使用颗粒硅生产光伏单晶。


这句话的分量非同凡响,因为颗粒硅早先一直是复投料的高替。出于经济因素考量,通常为总投料的20%至30%。这一现象曾制约着颗粒硅市占比,百分百使用颗粒硅意味着的渗透率会提升一个档次。


从前景来说,颗粒硅还处于上升阶段。2023年,硅料价格最低价下探至6万元每吨,直逼一线企业成本价。颗粒硅有了用武之地。2024年,硅业分会首度将颗粒硅提上报价范围,N型颗粒硅价格区间为5.8万-6万元/吨,均价5.9万元/吨,低于N型料的6.96万元/吨。


至于这是否为颗粒硅的以价换量策略,还需要通过相关企业业绩进一步分析。


协鑫曾经在2022年三季度披露过颗粒硅成本,当时全成本大约在5万元/吨+,并有信心在2023年调整到4万元/吨+。


仅按此计算,中环显然可以占到便宜,但目前棒状硅市占比依然强劲,同时新产能还在不断投放,更为惨烈的竞争还未开始,对中环来说这次押注或许有着豪赌意味。



底牌三:组件


中环布局电池、组件确有优势,因为没有PERC产能包袱,又拥有强悍的硅片供应优势,掌握一定的技术积累。


截至2023年6月30日,N型TOPCon高效电池相关授权专利为53项,包括5项发明专利和48项实用新型,覆盖了电池的结构设计、工艺、加工设备等关键环节。


事实上,中环在电池组件端已经有了成绩。中环曾在公告中提到,报告期内组件业务规模增长迅猛,逐渐成为公司主要的业务板块之一。2023年6月末,组件产能从2020年末的5GW增长至14.5GW。


从实际出货量角度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组件出货量分别为1.4GW和1.9GW。全年组件出货目标预计在6-8GW。但这一目标最终并未达成,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提到中环全年组件出货3-3.5GW,整体延续亏损。


但中环也有着不做电池和组件的充分理由。电池作为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投入资金相对较多。在融资收缩的时间节点跨界格外困难。保证现金流,还是提高风险押注,无疑考验企业的决策水平。


2023年,中环发布百亿融资扩产电池组件的公告后,连续收到交易所三次问询,其中包括对如何应对未来过剩情况的问题。


中环的回复充满自信:“报告期内公司组件销量复合增长率为87.11%。假设未来3年按每年50%的订单增长率测算,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公司每年订单量分别为16.32GW、24.48GW和36.72 GW。项目二建成后TOPCon电池产能将新增25GW,电池总产能为27GW。”


但实际情况是目前组件企业普遍进入内卷阶段,中环的自信有些生硬。


晶科能源作为最早布局TOPCon产能,并吃到最大红利的企业,2023年全年光伏组件销售预计超过78GW,其中TOPCon出货量高达45GW,依然在2023第四季度遭遇业绩滑铁卢,归母净利8.96亿至15.96亿元,同比减少29%至27%,环比降低64%至36%。


不可否认的是,光伏企业的低利润时代已经到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