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有风险,盲目跟风更危险。

长期以来,国际石油行业里有地缘政治溢价(geopolitical risk premium)一说。从长期看,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是,这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缘政治溢价不一定每一次都会出现,而且出现了也不一定会持久。地缘政治有风险,盲目跟风更危险。在地缘政治危机事件发生后盲目追涨,可能伤及自身。

谜团一:沙特石油设施遇袭

2019年9月14日星期六,沙特阿拉伯阿布盖格(Abqaiq)原油处理中枢和胡赖斯(Khurais)油田遭到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导致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减少500多万桶,这相当于沙特总产量的一半,也相当于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9月16日星期一,国际原油价格开盘大涨10%,当日布伦特盘中最大涨幅为19.5%。最终布伦特收涨15%,至每桶69.02美元。

然而,国际原油价格之后并没有因为此遇袭事件而持续上涨。相反,次日即9月1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大跌6.5%,至每桶64.55美元。之后较长时间,国际油价上下波动,上涨乏力。直到一年半后的2021年3月5日,布伦特油价才回到每桶69美元以上。

image.png 

图1 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布伦特原油价格(美元/桶)

沙特阿拉伯是举世闻名的石油王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石油王国遭受史无前例的袭击,其原油产量一度下降了一半,为什么国际原油价格并没有持续大涨呢?

这是困扰许多市场人士的一个谜团。

主要原因在于沙特阿拉伯的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的技术水平高、危机应对能力很强,导致沙特比世界大多数产油国的复产速度更快。9月17日,即袭击发生的三天之后,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Abdulaziz bin Salman)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从9月14日到9月16日,仅仅两天之内,沙特受损产能就成功恢复了50%,9月底沙特石油产量将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大大超过了外界对沙特复产速度的预期。之前许多市场人士预测沙特原油产量需要好几个月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如果这么严重的遇袭发生在欧佩克其他产油国,那么有可能该国的原油生产会瘫痪很长时间。但是,沙特阿美是欧佩克诸国里罕有的一家专业化程度高、能力超群的石油公司,因此其复产速度比市场预期的快得多。

当然,2019年9月沙特石油设施遇袭没有导致油价大涨,也有美国页岩革命高歌猛进并对油价形成有力压制等因素的影响。

谜团二:俄乌冲突

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美等西方国家迅速表示,将对俄罗斯实施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种严厉制裁。俄罗斯是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全能冠军”和超级大国。其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藏、生产和出口量巨大。其中,冲突前俄罗斯石油出口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0%。显而易见,如果俄罗斯石油不能出口,将意味着世界石油供应会失去很重要的一部分,短期内无法弥补。这种担心在冲突爆发后一度导致油价飙升。2022年3月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盘中涨至每桶139.13美元,创2008年7月以来最高;3月8日,布伦特原油收于每桶127.98美元,同样创2008年7月以来最高的收盘价。

然而,油价涨势并没有持续多久。自2022年6月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到当年年底已经下跌至每桶85.91美元。

image.png 

图2 2022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美元/桶)

2022年国际油价之所以“中道崩殂”,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程度并没有冲突初期大多数市场人士想象的那么严重,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等制裁始终留有余地。

其实,这方面最初迹象不是在6月才出现的,而是早早地在3月就出现了。

2022年3月15日,波兰、捷克和斯洛文尼亚三个中东欧国家的总理联袂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外国领导人首次访问基辅。在当时基辅正遭俄军多维攻击的背景下,这一事件不同寻常。它已经预示了冲突的激烈程度将逐渐降级,而包括石油、粮食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将趋于缓和。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他或她会很难在第一时间充分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刻意涵。

谜团三:哈以冲突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国际油价随之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其中布伦特油价从10月6日(冲突爆发前的交易日)的每桶84.58美元上涨至10月19日的每桶92.38美元。

之所以国际油价出现上涨,一方面是因为冲突发生在世界石油的心脏地带中东地区,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次冲突唤醒了许多人对发生在5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的记忆。

然而,如果对哈以冲突进行冷静观察和思考,就不难发现这种既视感是一种错觉。一方面,目前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尤其是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关系与50年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而现阶段阿拉伯产油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再次发起石油禁运。另一方面,哈马斯与以色列爆发冲突后不久,几乎所有欧美大国的首脑(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苏纳克、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其他西方政要“排队”访问以色列。他们一方面表达了对以色列的道义等支持,另一方面也施压以色列不要无故扩大事态。有那么多大国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干预,哈以冲突早早地就注定了很难升级、扩大。

与哈以冲突相关的一个地缘政治事件,是近期也门胡塞武装(the Houthis)的“袭船战”。也门位于红海南部的东侧,扼守红海“南大门”曼德海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冲突爆发后不久,也门胡塞武装就开始袭扰“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方式包括导弹攻击、武装劫持等。12月中旬以来,胡塞武装的袭船活动增加,迫使部分油轮、集装箱船等船只不得不放弃红海这一捷径,进而造成船期延长、费用增加。12月12日,布伦特收盘价创下73.24美元/桶的半年低点,之后出现反弹。胡塞武装是推涨近期油价上涨的重要力量。

image.png 

图3 2023年1月3日至12月22日布伦特原油价格(美元/桶)

但是,我们不可高估这一事件对国际油价的长期影响。首先,凭借庞大的海军舰队,美国等西方国家无疑有足够的实力消除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航行自由的干扰。其次,从历史经验看。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和伊朗两国曾经针对装运对方石油的油轮等船只发动“袭船战”,并一度对整个波斯湾内的石油运输造成严重影响。但是,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海军在海湾内迅速开展了油轮护航行动,“袭船战”对油价的影响随之减弱。

展望即将到来的2024年,国际油价既有可能因突发事件的发生出现地缘政治溢价,也有可能出现地缘政治贴水。地缘事件发生后,油价会涨还是会跌,对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做冷静而专业的判断,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否则就可能基于误判,做出错误的政策、业务等决定。

王海滨

作者系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经济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