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煤矿真先进,井下还有机器人”“没想到,智能化开采还真有水平”“的确有干货,值得好好学习”……在8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会乌东煤矿现场观摩时,与会人员发出了啧啧称赞声。

作为自治区率先通过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的三家煤矿之一乌东煤矿,早在2020年就开始推进智能化建设。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全力推进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促进矿井转型升级,以科技之力为企业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加油助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智”采——让蓝领变白领

截割采煤、伸收护帮、推溜移架等动作精准流畅,井然有序的生产工作面机声隆隆,乌金如流,却不见工人的身影,这是乌东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呈现的真实场景。而这一切仅通过一键启动、远程控制、智能调节就能实现。

为了打造智能化示范煤矿,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精耕细作,智创未来。分解目标、细化节点、有序推进、智能化建设领导小组及技术、资金、安全保障小组各司其职,按照8大类27项建设内容和要求,齐头并进。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智能化装备与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高度集成,先后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短壁综采工作面和集灾害综合预警、生产集中控制和执行管理“三大平台”,形成了科学、智能、绿色运行模式。

减人、保安、降本、增效……智能化建设成效初显。乌东煤矿不仅实现减员 295人,做到了工作面少人、无人则安,而且吨煤成本降低 18%;原煤生产效率提升 4.67 吨/工,原煤工效提升102.5吨/工。工人从“ 前线” 转为“ 后方”,作业时长由 24 小时缩短至 16 小时,幸福指数提显著提升。

“我1991年参加工作,那时一个班11人,日产原煤200吨,现在一个班5人,日产原煤2000吨……”乌东煤矿首席技能大师杨述友说。有着二十多年采煤经历的该矿综采队长黄建光说:“如今坐在生产指挥中心,通过监测大屏就可掌控工作面生产情况,真没想到,煤黑子也能当白领……”

在此试点基础上,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煤炭板块智能化改造全面启动。2023年2月,宽沟煤矿I010206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试运转成功,形成了“以工作面自动控制为主、集控中心远程干预为辅、放煤程序有人干预”的智能化生产模式。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已建成4处智能采煤工作面,并持续探索智能化系统运行,全力打造“智能矿井、智慧矿山、一流企业”。

做优露天矿,做精井工矿。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半连续采煤工艺的研究与投入,无人矿卡的投用,将保障露天矿安全、高效生产,无人化值守和智能化操作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智”控——让人脑变统领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偌大的一体化调度平台大屏上,煤电运化各产业板块运行有序,生产场景尽收眼底。偏安一隅即可纵观全局,决策千里。

相当于“智慧大脑”的一体化调度平台全面覆盖生产、安全、调度、运营等业务领域,贯通生产执行层与控制层数据通道,实现各产业板块间业务互连、数据互通、融合共享。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已建成5处生产指挥集控中心,搭建了多层级煤矿智能化建设架构体系,形成公司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三级(公司、矿、井下)联动。

预则立,不预则废。煤矿开采时刻面临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冲击地压更是令人谈虎色变。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通过智能化建设的落地、落实,做到了可防、可控。

“我们进行了各类智能化软硬件建设,使冲击地压危险预警准确率达到100%,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切实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乌东煤矿智能化办公室主任吴永强介绍道。

为了降伏冲击地压这只猛兽,乌东煤矿布设了“三分量”拾震器,升级了微震监测软硬件系统,同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标准化集成了微震、支架压力、地音、电磁辐射、钻屑等监测系统方法,做到了实时监控、超前防范,确保防微杜渐、万无一失。

冲击地压多元融合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经过专家评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美国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行业标准2项,产生高水平学术论文43篇。该平台应用以来,安全开采了冲击地压威胁区域煤炭资源519万吨,创造了13.6亿元效益。

智能通风系统建设及智能变频局部通风机应用,实现了智能监测、智能决策和远程控制一体化,从根本上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下一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将实现对瓦斯、冲击地压、火灾等重大灾害管控平台融合,实现综合灾害超前预警,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边坡管理是露天开采的“后顾之忧”,随着智能化装备IBIS-ArcSAR边坡雷达的使用,可对露天开采边坡表面微小形变全方位、高精度、远程测量,并实时预警;风速测定仪的安装,天气情况及风力变化的实时掌控,对现场作业科学决断提供详实依据;远红外监测仪精准识别地表温度变化……智能化设备的投用达到管、控、监一体化,做到防患于未然。

“生产系统的二级集控不仅实现远程监控,减人撤岗,而且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准东露天煤矿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包磊说。

“智”销——让保供变先领

带着地层深处的气机,原煤顺着输送皮带来到洗选车间,按大小个进行分门别类,清出混杂其中的矸石,然后舒服地“洗个澡”,发着光、带着亮地踏上新旅程。

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却经历了从选矸女工的高强度工作到TDS智能干选系统的变革,精煤与矸石的高精度分离,达95%的精煤分选回收率、提高0.8%的大块精煤产率,不仅有效改善入洗煤煤质,而且将选矸女工彻底解放,改善其工作环境,保障身心健康。

“正在称重,称重完毕请通行……”随着电子磅秤语音播报声响起,电子屏幕上同时显示出车号及称重数据,一辆准备拉载煤炭的货车完成过磅,全程仅需40秒。一体化智能装运系统的投入,有效改善了以往司机下车扫码、司磅员制卡、司机刷卡称重、读取数据并上传发送,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的现象。空车过磅效率从2分30秒提升至45秒,重车过磅效率从3分提升至1分40秒,过磅效率大幅度提高,打通了煤炭销售的卡脖子环节。

一节车厢(两个集装箱)64吨煤,平均50秒左右就能完成装车,一列拉运3500吨煤炭的火车专列,70分钟就能装满。经过改造升级的国内首例单溜槽及双溜槽集装箱火车智能装车系统,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准东、红沙泉露天煤矿上线投用后,实现了全自动装车控制,火车拉运在矿时间由原来的532分钟缩短为260分钟,装车、运输效率的明显提升,装车工艺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迈出关键一步。截至8月5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煤炭铁路年运量突破2000万吨,同比增长35.8%,较去年提前63天破关。

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利用,提升煤炭应急保供能力水平,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责任在肩,不遗余力。

三山两盆,地绵万里。处处都有新疆能源人坚定的身影。百舸争流,实干为要。新疆能源人的脚步从不曾停歇。

长风浩荡启新程,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砥砺奋进,笃行不怠,持续在智能化建设上攻坚发力,有序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勇做复杂条件下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引领者,赋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