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枝绿燕归来,又是一年春来到。

放眼百里煤海,勃勃生机、春和景明。

听,2000多公里外的广州传来佳音:由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担任组长单位,领衔编写的《矿山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2023年版)》重磅发布,获得国家标准化机构的褒奖和行业的认可。该公司在全国大数据标准化工作会上斩获三项大奖。

上湾煤矿无人驾驶车、大柳塔煤矿“太空舱”远程采煤技术等诸多智能化建设成果吸引央视记者采访关注。

浩荡春风中,勾画出的智能矿山大数据发展脉络和2亿吨智能矿井群的建设蓝图交相映照,激励着神东人坚定信心,阔步前行。

谋篇布局“智”向高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能源经济融合发展,煤炭产业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

进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行业之变,神东坚持战略定力,奋力担当作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着眼大格局、融入大战略,谋划全年智能化建设“路线图”,为实现“0587”目标指明方向,带领勇于创新的神东人,朝着建设2亿吨智能矿井群的目标挺进。

坚持“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构建神东“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运营、平台化发展、生态化协作、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格局;

打造“矿鸿”创新基地,建好“矿鸿”工业互联创新重点实验室,建成一批“矿鸿”示范煤矿;

加快推进薄及中厚煤层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无人化,智能掘进工作面用工控制在5人以内;

继续攻关19类重体力作业机器人,降低劳动强度;

……

一张张“路线图”的背后,透露着神东人的“智”存高远。让人工智能赋能煤矿,用新技术为设备装上“智慧大脑”,将重体力劳动机器人化,把员工从复杂危险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实现矿工们穿着西装和衬衫,坐在地面远程采煤,照样拿着高工资。

项目之花遍地开

开局起好步,跑出加速度。在催人奋进的春光里,各单位按照公司智能化建设“路线图”,列出“时间表”,稳步推进各项目落地。

在世界第一大井工矿大柳塔煤矿,煤机司机段大毛坐在地面“太空舱”里,双目紧盯显示屏,随着手柄推移,屏幕上清晰可见井下工作面的煤一块块滑落。自从采煤操作地点从井下搬到地面以来,段大毛坦言安全感、幸福感持续上升。

为了让更多智能化建设成果惠及矿工,今年,大柳塔煤矿重点开展辅助作业机器人研发应用,制定相应措施并采购相关装备,尽快实现井下重体力作业全部机械化替代。同时,该矿新增“履带式搬运车”“防爆开槽机”等13个项目,着力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员工反映的巡检强度大,体力劳动多的问题。

位于乌兰木伦河西岸的上湾煤矿,无人驾驶车正缓缓行驶在千米井巷。当前,该矿引入三类无人驾驶车,其中19座电动运人车累计无人驾驶里程超9500公里,无人驾驶指挥车累计行驶里程超3700公里,无人驾驶材料车即将进行测试。

“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智能综采工作面和智能掘进工作面建设,通过实施智能化项目,建设安全高效的智能综采工作面和智能掘进工作面。继续建设地面1号车库光伏充电站和推进井下充/换电站的实施进度,解决井下新能源电动车续航和充电问题,提高车辆利用率,完善电动车应用功能体系。此外,加大机器人的应用,主运系统巡检机器人全覆盖,实现辅助区队“一人、一车、一机、一盘区”巡检模式,最终实现中夜班无人入井。”上湾煤矿矿长掷地有声地说。

作为公司打造的首个“矿鸿”示范矿井,乌兰木伦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心是发掘“矿鸿”更多成熟应用场景,提升“矿鸿”产品整体成熟度。该矿矿长表示说,“我们将持续加强相关设备厂商、科研院所协同创新,认真总结分析‘矿鸿’系统适配各设备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攻克难题,为公司扩大‘矿鸿朋友圈’贡献力量。”

精准度极高的维修工艺也能“装进”智能设备里。走进设备维修中心维修一厂机加工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机械臂精准对接,机器人灵活搬运、自动焊接,智能化元素让人目不暇接。移步修复车间,智能切割机正自动识别位置进行铭牌制作,在智能化系统的指挥下,各场所机器人协同作战。

在千米井巷、在维修车间、在“矿鸿”重点实验室……是一派繁忙景象,各条战线上的神东人铆足了劲儿,在春天种下“智能树”,待秋天收获“智能果”。

数字赋能前景明

“今年要加快AI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神东2023年机电工作会上,对AI人工智能进行重点部署。

人工智能是智能矿山建设的核心,也是神东攻关的方向。

今年,公司积极部署“云”整体架构,计划建设1个“中心云”+13个“边缘云”的“云”计算中心,以此支撑AI技术应用,满足智能化建设算力要求,进而将设备本机简化为一个执行机构,由“云”、人工智能打造智能大脑进行统一指挥。

在寸草塔煤矿,忙碌一周的寸草塔煤矿大学生智能运维班黄怀德看到成功搭建的边缘云,想到不久后便可以形成属于矿井自己的云智造新模式,内心不由得激动起来。

黄怀德介绍,矿井边缘云搭建项目,相当于在一个服务器群加上AI功能。主要构筑在通用存储硬件之上,通过软件层面的全分布式架构和数据冗余技术,实现资源动态扩展和按需使用,提升资源利用率,让数字赋能设备实现更多智能操作。

“云”的搭建,让大柳塔煤矿机电信息中心贾宇涛满怀期待,参与智能矿山建设以来,他不断尝到新技术带来的甜头,也更坚定了信心。贾宇涛说:“过去我们井下设备应用的老旧系统,服务器不统一,无法实现集中管理和调配,现在‘云’搭建起来可以实现超低时延的数据接入、井下多类别设备控制及大量视频数据分析和处理。”

大伙儿所期盼的“新功能”正是智能技术中心技术办主任吴琼一直紧盯的项目。“智能化建设的终极方案是做减法,当前1个‘中心云’在公司建,13个‘边缘云’在各矿井地面,‘边端云’在井下,目前已经完成了1个‘中心云’和7个‘边缘云’的搭建和调试,具备使用条件,预计3月底前建成神东首朵‘云’。”吴琼介绍。

距离大柳塔700多公里外的“矿鸿”实验室西安研究院也分外忙碌。刚刚入职的两名新大学生已经投入到工作中,与团队成员共同推进梭车超视距辅助驾驶项目,投用后可实现远程监视运行,将梭车司机从作业现场解放出来。

着力解决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智能互联等煤矿智能化关键问题。

加入“矿鸿”重点实验室,参与并见证煤矿成为高科技行业,新入企大学生王清科坦言自己是幸运的。他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已经站在了人工智能这个超级风口,神东率先扛起了智能科技产业大旗,乘势而上、创新竞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方面持续发力,我们将努力作公司智能化建设的实施者和推进者,让更多智慧之光闪耀神东矿区。”

从春天出发,波澜壮阔的“煤”好图景里,三万多名神东人同向奔赴,一起将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等智能科技加速融入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通过一个个项目落地,一批批成果显现,回答时代之问、行业之问、神东之问,迈向“煤”好未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