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小长假期间的每一个清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厂区内满眼都是鲜艳的“中国红”。
图为神东煤炭中心矿区道路两旁挂满国旗
时间刚到7点,国能神东煤炭设备维修中心二厂三部支架班班长张伟宁就走进车间。一年365天,属于张伟宁和同事们的支架修复岗位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总没个清闲的时候。每每遇到节假日,更是煤炭保供的关键时刻,无数个“张伟宁”都会选择坚守岗位,今年的国庆节也不例外。
图为张伟宁正在检查各类配件的尺寸是否标准
在车间收拾了一番,张伟宁开始到各个班组清点一天要用的各类结构件。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后续的支架修复、组装等工序才能顺利跟进。而这里的每一项工作张伟宁都是计划好时间推进的。
国庆节期间,由张伟宁所在的维修二厂三部负责的哈拉沟煤矿的187套支架正在做最后的组装和验收工作。早在7月底入厂的这套支架不仅修复数量多、工序多,检修程序也复杂,这也意味着支架修复工作比往常更加费时费力。当前,这套支架的修复进度已完成了75%,剩余的25%工序要在国庆期间完成。国庆收假后这套支架就要出厂投入井下的煤炭生产中。
支架的修复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让张伟宁和同事们不敢有松懈。清点完每日生产所需,张伟宁发现支架的底座还差6台,他又马上联系修造班,叮嘱他们抓紧时间修复,按时将这6台底座接续上。
做完这些工作的时候,时间已到了7点40分。张伟宁组织召开了班前会,部署完当天的任务后,又马不停蹄地到了第一架样架组装现场,盯着组装工作。
图为张伟宁正在验收组装好的支架
“组装第一架支架必须守在现场,只有第一架组装好了,后续的组装才能顺利进行。”张伟宁说话间,只见安装顶梁时,因吊索具勾头过大将铰接轴的孔阻挡了一部分,造成了一端的铰接轴安装不上,而此时另一边的铰接轴已安装完毕。
“怎么办?”
“按照往常流程只能拆卸。”
“拆卸了再组装,先后耽误的时间至少需要3个小时。”
在大家七嘴八舌讨论时,张伟宁经过认真观察现场,又测量了铰接轴的孔距,此时心里已有了主意。
“只把吊索具勾头拆卸,给吊装孔扩孔。”说完,张伟宁就联系气割作业,前后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处理完了问题,第一架支架按时组装完成。
图为张伟宁在车间指挥支架吊装出厂
看着第二架支架组装工序顺利推进,张伟宁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忙乎完,他又回到各类配件存放区。国庆期间,为了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车间将坚守岗位的人员一部分划分为组装人员,另一部分进行胶管安装,还有一部分是负责验收支架。
张伟宁被划分在了组装人员中。此时,他在配件存放区开始了自己的重要工作任务——测量分类各类部件。
由于此次进行大修的187套支架是由4种不同型号支架组成的,就造成了很多配件不通用,且很多配件相似度极高,尤其是尺寸相差度很小,但是安装工作是一项精准度极高的工序,哪怕相差一毫米也不行,这就为测量分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面对难题,张伟宁这些天探索出了自己的好办法。只见,他拿出卷尺一个个的进行精准测量,之后再在上面做好明显的标识标记,最后再将150多斤重的铰接轴以“推滚式”的方法搬运到指定位置进行分类存放。
不久,就有员工来领取配件。只见他走到指定位置,核对了上面标注好的数据,很快就取到了配件。
“张班,你把原来在组装区的分类工序改到了存放区,节约了时间,减少了我们的出错率,真是方便了大家。”
“我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你们就不需要返工了。”张伟宁开心地回应着领取配件的人员。
把极小简易的工作也要干到极致,是张伟宁多年来坚守的准则。他深知检修工作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他对待每一项检修任务都格外认真。就在前段时间,他提出对支架升降过程中的工艺检修流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检修方案只需升降1次支架就能完成全部零件的组装,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减少了泵站载荷,还降低了能源消耗。
图为张伟宁在现场检查支架组装工序是否标准
一个班的忙乎,张伟宁光铰接轴就测量分类好了100多根,而一根铰接轴就有150多斤重,再加上其他的各类小配件,数量不计其数。张伟宁顾不得休息,他要赶在大家下班之前,再到各个班组核对第二天所需要的各类备件的相关事宜,直到这些工作都处理好了,他才能放心下班。
15年来,张伟宁和同事们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重要节点,都是这样奔忙在工作岗位上。他说,做好设备修复工作,不只是保护好设备,也是在保护矿工兄弟。他想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全,保障井下煤炭安全生产。
下班了,看着沿路高高挂起的五星红旗,张伟宁心里很踏实也很平静,他认为自己的坚守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在“幸福中国”的大地上,用奋斗坚守奉献,收获着凡人的充实和甜蜜,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梁小燕 蔡亚 高丽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