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是中国能源运输的大动脉和“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为了解决重载铁路智能驾驶技术标准与规范统一问题,包神铁路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探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重载运输深度融合,于2018年开展了基于提升机车关键技术水平、经济性能和驾驶体验为总体目标的智能驾驶技术研究,该技术现已通过国际安全评估SIL2级认证,成为国内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由制造向智造转换的成功范例。截至目前,包神铁路智能驾驶列车累计安全运行了208万千米,完成了9508列次的运输任务,运载煤炭总量高达4107万吨。(李尚昆 摄)
2019年10月16日,我国首列智能驾驶“3+0”万吨重载列车在包神铁路神朔线成功开行,实现了我国万吨重载列车智能驾驶“0”的突破。该公司联合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厂全天跟车测试、检验,开展持续技术提升、攻关,攻克了“地理、线路、气候、长大坡度”四大难题,制定了多套智能驾驶应急处置预案,有效提升了设备的适应力、可靠性,降低了运输成本,智能驾驶技术趋于成熟稳健。 (李伟 摄)
2020年9月13日,包神铁路“国能号”8轴交流电力机车智能驾驶“3+0”万吨重载列车安全开行突破1000列,总走行公里达207076公里,标志着重载铁路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并迈入应用化的新阶段。 (杨国强 摄)
2021年3月22日,包神铁路搭载智能驾驶技术机车首次牵引C80单元万吨列车在长大困难坡道坡起试验圆满成功。此次试验的成功,为智能驾驶坡起程序提供了宝贵的试验数据,标志着我国智能驾驶技术在重载铁路运输创新使用上实现了又一重大突破。(杨国强 摄)
2021年4月7日,包神铁路联合株洲所、中车株机厂技术人员,全天在“国能号”8轴机车上跟车测试、检验,对困难地段、特殊天气等可能影响列车运行的因素进行了全面排查,持续技术提升、攻关,确保智能驾驶技术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李伟 摄)
2021年10月23日,包神铁路机务分公司检修作业人员正在对智能驾驶“国能号”12轴电力机车机械间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机车设备运行稳定。智能驾驶技术上线2年间,实现了安全开行1666列、运载走行3508692吨公里。(李伟 摄)
2022年9月28日,全球首台24轴大功率电力机车牵引着万吨运煤列车从包神铁路朱盖塔车站徐徐出发,正式上线运行。该机车搭载可实现智能驾驶、智能运维的“智慧大脑”,具备机车状态智能感知、故障智能识别功能,机车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重载铁路智能控制、智能检测、智能养护、智能运输、智能管理的智慧化。(李尚昆 摄)
2022年10月6日,包神铁路智能驾驶“3+0”单元万吨列车正在通过燕家塔大桥。(李尚昆 摄)
2023年2月19日,包神铁路智能驾驶“3+0”万吨重载列车累计安全走行突破“60万公里”大关,达601550公里,持续为国家能源运输保供提供强劲动力。(李尚昆 摄)
2023年6月16日,包神铁路搭载智能驾驶“国能号”12轴电力机车停靠在朱盖塔站内等待发车。随着时间推移,包神铁路实现智能驾驶车型的顺序是“国能号”8轴、24轴、12轴,时间分别2019年10月16日,2022年9月28日,2023年4月10日。 (李尚昆 摄)
2023年8月5日,包神铁路机务分公司机车乘务员登上装配有智能驾驶系统的机车,进行深入地交流与实际操作体验,感受智能驾驶技术的优越性和便捷性。(赵福平 摄)
2024年2月25日,包神铁路搭载智能驾驶“国能号”12轴电力机车正牵引着万吨列车行驶在燕家塔至神木北区间内。(李尚昆 摄)
2024年7月5日,包神铁路神木北至燕家塔区间内智能驾驶“3+0”单元万吨正在飞速通过燕家塔大桥。 (李尚昆 摄)
2024年7月18日,包神铁路“国能号”24轴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机车乘务员正在对机车各类数据进行检查,确保列车在智能驾驶模式下安全平稳的运行。 (李尚昆 摄)
2024年7月21日,包神铁路“国能号”24轴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正在神朔线管内运行。截至7月21日,该机车上线以来,累计开行1112趟,安全行驶508809公里,货物载重达956.1万吨。(李尚昆 摄)
2024年8月3日,包神铁路朱盖塔站内“国能号”12轴电力机车的机车乘务员正在对机车走行部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稳定。(李尚昆 摄)
2024年8月3日,包神铁路朱盖塔站内五列智能驾驶“2+0”单元万吨列车,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确保列车安全顺利地抵达目的地。(李尚昆 摄)
2024年8月5日,包神铁路朱盖塔站内停靠的智能驾驶“3+0”“2+0”单元万吨列车整装待发。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智能驾驶技术已从单一的8轴电力机车拓展至覆盖8轴、12轴、24轴等多种型号的30台电力机车,万吨列车编组模式也实现了3+0、2+0、1+0等多种方式的灵活组合,率先实现国内重载货运列车智能驾驶技术批量化应用,干线机车谱系化技术研究、批量化加装与应用,常态化多车型覆盖,也标志着重载铁路智能驾驶科技成果进入批量谱系化应用阶段,对统一重载铁路智能化系列标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实现交通行业与能源运输高质量融合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李尚昆 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