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光伏未来的风险博弈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1116日,协鑫集成更新了总额48.84亿元的定向募资动态,并附上了其足引以为傲的三季度业绩表现。

 

前三季度,协鑫集成实现营业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27.4%,归母净利润为8190.43万元。其中,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38.77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为3856.99万元,同比增长24.71%


  

对于一家在电池和组件领域长期面临亏损压力的企业来说,协鑫集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盈利,非常难得。

 

协鑫集成此次募资已于114日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复。在当前严格的机构监管环境下,募资获批更为不易。

 

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募资难题凸显,晶盛机电、儒兴科技、陆海新能、大族激光等光伏企业纷纷撤回或终止募资,涉及募资金额超过45.9亿元,绝大多数扩产计划被迫搁浅。

 

同样,科士达也在数月调整后,将募资金额从23.73亿元削减至12.51亿元,最终仍然未获成功。

 

但即便如此,市场对协鑫集成的疑问并未消散:在行业价格依然低迷的情况下,协鑫集成为何选择逆势扩张产能,尤其是增加已显过剩的TOPCon产能?这种扩产是否会带来更多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对此,协鑫集成的回应显得务实:当前战略是保持组件产能的合理规模,并通过此次募资建设电池片产能,以提升电池+组件的一体化能力,确保组件供应稳定。这次扩产是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出的提前布局。

 

募资资金主要用于芜湖二期10GW电池片项目建设,剩余部分通过自筹资金用于合肥建设7.5GW高效组件项目。协鑫集成坦言,资金压力是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公司营运资金依赖银行借款,资金链紧张,未来的业务增长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如果现金流或融资不及预期,公司项目和运营都将面临风险。

 

那么,这份TOPCon扩产计划对协鑫集成到底有多重要,以至于公司宁可冒着巨大的资金风险,仍坚持推进?

 

2023年,协鑫集成实现营业收入56.05亿元,同比增长100.25%;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171.25%

  

从收入结构来看,组件业务占比超过90%,储能业务的占比仅为7.64%

 

不可否认的是,协鑫集成在储能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今年5月,协鑫储能科技昆山工厂正式投产。

 

该项目承载了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集装箱储能及通信基站储能的研发和生产,是协鑫储能版图的关键一步。

 

然而,相较于组件业务,储能业务的贡献仍然有限,其更难以舍弃在光伏已然取得的地位与业绩。

 

近两年,协鑫集成在光伏领域的建设十分大胆。2023年年报显示,阜宁基地的12GW高效大尺寸组件于202311月投产达产,合肥基地通过设备技改和性能提升,于年底实现了17.5GW的高效产能。

 

与此同时,在芜湖投建的20GW(一期10GWNTOPCon电池基地也于202310月全线投产,并于年底全面达产。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形成近30GW的组件产能规模。

 

也就是说,协鑫集成的高效产能大半都投产于去年。这样做的好处是协鑫集成的出货量重回全球前十,公司基本面有所改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可以看出,协鑫集成扩产TOPCon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谋划已久。从业绩来看,协鑫集成已经从TOPCon技术上尝到了甜头。

 

然而,在竞争激烈、价格低迷的光伏市场,协鑫集成为何选择冒险扩产?或许,答案在于对未来市场的预判和生存空间的争夺。

 

在光伏行业内卷的背景下,协鑫集成的扩产无疑是一场赌注。这一决策体现了对未来市场需求的信心,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行业价格低谷期,协鑫集成深知,唯有不断扩充产能、提升技术,才能在未来市场回暖时占据有利地位。

 

行业监管趋严,募资之路艰难,协鑫集成通过此次募资,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然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这些资金有效转化为产能,是协鑫集成未来必须面对的核心考验。

 

协鑫集成的战略选择,是对未来的一次押注。在TOPConBC技术的竞争中,协鑫集成逆势扩产,这既是对技术前景的信念,也是对市场未来回暖的期待。

 

协鑫集成能否在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竞赛中脱颖而出,仍需时间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选择为其赢得了更多市场关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