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TOPCon技术展开的专利争端。
撰文 | 宏海
出品 | 光伏Time
近段时间,天合光能和阿特斯这两大光伏巨头的专利诉讼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海关依法扣下了9个涉嫌专利侵权的光伏组件货柜集装箱,总价值超过500万元。
其中包括阿特斯旗下常熟子公司出口到欧洲的N型产品——TOPCon HiKu 6模块,价值373万元人民币(51.37万美元);另外还有运往拉丁美洲价值143万元的货物,该货物是无锡云程的TOPCon Tangra模块。
业内有消息称,主张权利人为天合光能,天合光能所提起的知识专利侵权可能与TOPCon技术相关。
据了解,作为将TOPCon作为押注重点业务的巨头之一,天合光能拥有大量关于TOPCon的技术专利,TOPCon相关知识产权和专利申请数量就可能超过百项,相比之下,阿特斯相关技术专利则明显少了许多。
近几年,光伏产品不断更新近瓶颈,企业产品甚至出现同质化问题,然而技术专利数量却未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在此情况下,企业发生侵权问题已不是意外之事,更不是个别现象。
不过,对于天合光能的控诉,阿特斯的态度也十分强硬,其不仅在公开场合强调,海关不能认定被扣留的货物是否侵犯了天合光能相关知识产权,还表示自身并不存在侵权问题。
实际上,海关扣押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确实不能表示该货物一定存在侵权,因为除了海关认定货物侵权,权利人还可以根据《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规定,向海关提出采取保护申请以实施扣留措施,最后货物是否侵权还要经过法院去认定。
如果最后阿特斯的这批货真的被法院认定侵权,其不仅要面对海关处罚,还要对天合光能进行巨额侵权赔偿,而最大的问题是,阿特斯相关的TOPCon产品销售将会面临严重阻碍,在如今残酷的市场环境下,其业绩表现、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也绝对会受到较大影响。
业内不少人认为,天合光能主张海关扣押主要是为了抢占海外市场份额,巩固其市场地位。
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的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榜单显示,前五名厂家分别为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以及通威股份,而阿特斯就紧随其后,追的很紧。
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光能与阿特斯还是同一个生态联盟中的“盟友”。二者在去年年底还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共同启动了“7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升级仪式。
不过,从行业发展和企业自身看,保护知识产权本身是正确的。
对企业来说,花费大量精力与巨量资金独立研发出来的专利和技术,本想靠此领先行业,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却为别人做了嫁衣,被“伸手党”轻松拿去应用,这对企业本身来讲肯定不能接受,只关注资本不注重技术的风气对行业来说更是不好。
在今年的SNEC展会上,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就公开表示,以创新为引领,同时保护好创新成果,构建知识产权背景下的协同合作格局,逐渐打破各自为战、过度投资的状态。
从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双方情况以及现阶段光伏市场局面来看,最有可能,也是最有利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谈判达成共识,和平解决此次纠纷。
一方面,光伏组件专业性强,技术含量较高,工艺较复杂,在程序方面较为复杂,进行调查认定工作多且杂,时间周期长,双方都要投入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正激烈,无论位置是原告被告,参与诉讼都会对公司品牌形象和发展节奏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业务发展。
另外,业内企业之间大打“专利战”,很容易被拖入官司“泥潭”中,不仅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举证,还要面对多方面进行解释,也可能被人趁虚而入进行反诉,极易陷入反反复复,难以脱身的境地。
实际上,今年以来,光伏领域知识产权相关的专利侵权战已经打了不少次了。作为本次纠纷两位“主角”的天合光能和阿特斯都还与其他企业有专利纠纷。天合光能围绕TOPCon技术专利还起诉了中清光伏、润阳股份等企业;而阿特斯则被TCL中环子公司Maxeon发起专利诉讼。
另外,爱旭股份、奥特维、中节能、晶澳、正泰、隆基、韩华等多家光伏相关头部企业都曾卷入过专利纠纷中。
可以看出,以前火爆的光伏市场顺风顺水,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市场拓展和产能扩张,很少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投入太多,而近两年行业迎来周期性寒冬,光伏产业链上各企业都不好过,在内外双重压力下,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专利之争不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博弈,更是企业在技术和市场占有率上的生死攸关之战。
打造技术专利“护城河”已经成为企业穿越行业周期,实现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