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南通,辐射周边,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上海电气早就把南通作为集团战略布局的重点和产业提升、技术转移的主要基地,扎实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进入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远远就可以看到,在一片空旷的农田上,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全新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根据规划,南通储能系统生产基地设计年产10GWh,分两期建成。整个项目占地442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尽管目前只是完成了一期项目14栋建筑,但已然形成了规模,十分壮观。 在项目现场,一期厂房、办公大楼和研发大楼等均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高峰,现场施工人员进进出出十分忙碌。按计划,一期整体工程预计6月份正式完工,8月份完成试生产,10月份正式投产。 从效果图上可以发现,如果二期项目完成,整个南通工厂犹如4艘并列的巨轮,劈波斩浪,一路向前。可以说,这里承载着上海电气储能产业发展的希望和梦想。 一期投入15亿元 采用世界一流产线 看点: 整体项目建成后, 将成为国内单体最大的储能系统生产企业。 一期项目面积11万平方米,主厂房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80米,相当于9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现在已是经开区最大的单体厂房。 受疫情影响,现场施工进度稍微有些滞后,但总体影响不大。走进大门,厂房还在施工阶段,地面上有灰尘,但依然掩盖不住其锃亮本色,远远望去有镜面效果。 施工人员在走道上小心铺上彩条布,防止划碰伤。据南通工厂基建部负责人介绍,这与浦东机场地面类似,采用的是玻化砖,具有耐磨、无尘、降噪、防滑防潮、阻燃和易清洁等特点。南通工厂设计要求必须达到“低湿度、高洁净度、恒温”等工艺条件,操作设备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在360米长的主厂房内,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需要近一个月时间。主要设有六大工段,二十余道工序,各工序均有上百个质量控制点,经过物理组装、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最终生产出安全可靠的各类产品,应用于商用电动车、储能市场和通信电源领域等。 资料显示,南通工厂一期装备总投资近15亿元人民币,采用世界一流产线。除制造装备外,为了确保生产质量、效率,南通工厂投入千万购置高精度过程、成品检测设备,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检测,保障产品质量。整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体最大的储能系统生产企业。 一期将实现产品生产线 5GWh产能目标 看点: 生产智能化, 工厂数字化总体程度达85% 厂房内空间宽敞、内外通透,装修简约。一排排价格昂贵的现代化智能设备整齐划一地分布在生产区域内,其中电池组正负极工序流水线已然成型。 在电池组装区域,由全自动化设备通过合理的物流配合,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操作,能全时段工作,同时有效避免人员操作失误及导致的质量问题,与上一代电芯产品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也进一步提升。例如激光焊接采用焊接前后形貌检测,有效降低了激光焊的返工率和报废,一次焊接合格率可提升至99.5%,二次焊接良率提升至99.95%以上。 在现场,建设中的电池货架顶天立地,似士兵般挺立。这里智能物流设备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仓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南通工厂智能化、数字化整体建设水平。 按计划,一期将实现产品生产线5GWh产能目标。其自动化程度较上一代生产线提升了50%以上。在相同产能下,一线制造人员比上一代生产线缩减63%。 南通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的数字化程度将达到85%,也将分‘三步走’,从数字车间,到智慧工厂,再到工业互联,真正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储能电芯循环寿命 计划达8000次 看点: 南通产线更大程度保障产品质量及安全 安全性是每个锂电池生产企业的生命线。电气国轩在综合考虑安全性、可操作性、成本等因素,南通产线大部分采用进口设备,更大程度上保障产品质量及安全。 南通工厂具有设计工艺、设备、布局和环境等方面的先进性。能够应用智能技术,使得生产过程中设备可以对自身和加工过程进行感知和分析,实现实时生产信息处理和决策,人机协同合作,这将大大提高产品优良率和生产效率。 其中最大亮点,是可以通过集成平台,为车间提供基础的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应用集成和管理集成服务,并且通过这些集成服务,形成整个制造过程的数据集成。 此外,目前行业对于储能电池寿命的标准还不统一,从实际应用来看,储能电芯的循环寿命以6000-8000次为宜。鉴于此,电气国轩进行相关工艺优化,启动了长寿命电芯的试验工作,计划循环寿命8000次,并筹划了高倍率电芯的设计工作,预计产品上市后,将满足储能行业的需求。 南通工厂负责人表示,南通基地项目将借助于国轩高科在锂电池行业深耕多年的技术优势和上海电气在全国、全球布局的市场资源优势,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储能产业基地。努力成为跨江融合的示范型项目,并在管理、产品、技术、市场方面,赋予新动能、创造新亮点,争取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来回馈投资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