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持优质钒矿、重塑供应链格局,全钒液流新锐半年三获融资,秘诀何在?

 受访嘉宾 | 许晓晨

 采访人 | 王成龙

 出品 | 星球储能所


伴随新能源建设加速,新能源发电渗透率不断提升,电网调频需求增长的同时,长时储能技术路线也开始变得火热。据多家行业研究机构预测,长时储能市场空间将从2025年开始大规模增长。

 

实际上,此前数年间已经有几十家厂商抢跑长时储能赛道。过去被称为小众领域的液流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技术路线相继登台唱戏,相关行业已从示范项目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其中,全钒液流作为液流储能领域产业化最为成熟的一条技术路线,凭借本征安全、长寿命、灵活性高等先天优势率先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星辰新能则作为近些年才正式出道的行业黑马,于去年年内连获三轮融资,集齐国家电投、五矿创投、中石油昆仑资本、豫资控股、中科院资本、中车资本等一众豪华股东阵容。

 

成立于2021年的星辰新能,依托中南大学科研团队的深厚技术积淀,聚焦长时大规模液流储能领域,全面覆盖电解液、电堆及核心部件、储能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制造、生产。

 

去年5月,星辰新能首个GW级全钒液流工厂G智造基地在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正式落成,公司GW级产线已于9月初全面投产。

 

针对全钒液流行业当前的发展局面以及公司近些年来的异军突起,星球储能所邀请到星辰新能董事会秘书许晓晨作为本期专访嘉宾,对全钒液流如何取得先发优势、星辰新能为何受到央国企投资天团青睐、全钒电池与锂电的未来怎样竞争等问题展开深度对话。

 

不同技术路线适用不同应用场景。液流电池未来将率先在安全性需求高的场景落地,进而推广到更多的使用场景。

 

星辰新能董事会秘书许晓晨表示,提效降本是公司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但价格并不是市场唯一考量因素,星辰新能的未来发展还要在技术和产品上提升内功。

 

 

星球储能所

 

现阶段做全钒液流的企业较多,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公司选中全钒液流技术路线的主要考量是什么,具体优势何在?

 

新型储能发展迅猛,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不同技术路线适用不同应用场景。

 

全钒液流电池具有本征安全、长寿命、灵活性高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独特特性,且在我国可实现技术、资源和产业链的完全自主可控,在液流电池路线中,是技术成熟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

 

 

星球储能所

 

根据市场反馈情况来看,长时储能无论从建设规模上还是项目数量上来看都是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是否存在,原因是什么?从当前4小时及以上长时储能招投标情况来看,磷酸铁锂仍为大多数项目选择,液流及压缩空气储能等理论上专为长时设计的路线却寥寥无几,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及建设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迅速扩大。

 

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成为保障电力供应新力量,总装机于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波动特性,长时储能技术变得尤为重要。长时储能技术能够在更长时间维度上调节新能源发电波动,增加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目前来看,磷酸铁锂相关项目还是4小时及以下的占比更高。液流电池及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在未来会是主力,不过当前还处在提效降本的进程当中,相信后续会适配更多使用场景。

 

 

星球储能所

 

去年年底,就有锂电企业发布专门针对长时储能的超大容量锂电池,锂电池价格不断走低、液流电池应用也仍不广泛,这是否意味着液流电池与长时锂电池已经形成直接的竞争?液流电池的生存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小?

 

不同技术路线适用不同应用场景。

 

以全钒液流电池而论,如对储能时长要求较高的,4-10小时,乃至10小时以上的储能电站;以及对安全要求高,如大型的IDC机房、化工厂等特殊场景,全钒液流电池都是最佳路线。

 

液流电池未来将率先在安全性需求高的场景落地,进而推广到更多的使用场景。现阶段,国家乃至各省市对于长时储能支持政策越来越多,这对整个市场形成了很好的支持和引导。

 

 

星球储能所

 

基于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判断,星辰新能下一阶段是如何展开自己的规划布局的?公司已经建立了怎样的领先优势?

 

星辰新能的答案是,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进一步提效降本,推进项目落地步伐。

 

为进一步提效降本,星辰新能更以一体化垂直布局,进行供应链重塑。通过自持优质钒矿,从原材料开始控制成本,保证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打造短流程电解液生产基地,大幅减少制造费用与中间投料。

 

同时,在产业链配套丰富的常州打造全球首条全自动化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有效保证液流电池产品一致性水平,建立柔性生产智造体系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体系,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星球储能所

 

相比2023年初疯狂的资本融资潮,储能行业下半年的投融资情况略显疲态,尤其是此前火爆一时的锂电及锂电储能企业上市进程频繁受阻。而在液流储能赛道上的星辰新能却逆势完成3轮融资,如此迅猛的融资是如何实现的? 

 

在双碳目标的牵引下,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催生了长时储能的市场需求。全钒液流电池凭借本征安全、长寿命、灵活性强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人的认可和关注。

 

国家及各地对于长时储能,乃至液流电池出台了支持政策,市场向好,也使得很多的投资人更坚定了这个赛道的发展前景。

 

于公司而言,星辰新能通过产学研深入合作与持续创新,实现了全钒液流电池全栈技术的重大突破,并通过系统性提效降本思路,全面推动具备特高安全性的全钒液流储能综合解决方案落地。

 

首先,星辰新能以独家电解液添加剂配方,制备高活性、高浓度、高利用率电解液,有效减少电池内部的副反应,从而提升温宽、能量转换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并通过提高电解液初始价态缓解钒渗透,有效抑制电池容量衰减,优化电解液流速,使电池能量效率及充放电容量得以提升。

 

第二,密封技术一直是液流电池领域的一大挑战。星辰新能采用独家嵌入式形变密封结构,解决内外漏痛点,不仅确保了电池在高压差和大流量条件下的安全性,还增强了电池的正负压耐受力,助力星辰新能成功克服液流电池在复杂环境下的密封问题。在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电科院及鉴衡的严苛测试中,电池密封性均表现优异。

 

第三,在电堆设计方面,星辰新能采用多级变径均衡流道设计,有效地解决了浓差极化和流体阻力的问题,能在保持电池高电压输出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旁路电流,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优化电解液分布和电化学性能,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同时,为应对电池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形变问题,星辰新能采用材料结构形变的一致性设计,确保电池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持形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四,在系统设计方面,星辰新能以直冷式换热器作为系统的温控管理设备,实现精准维持系统的合适运行温度,通过自主研发的主动电解液调平与共混技术,可在线实现电解液的容量恢复,保障系统容量长期不衰减。

 

采取模块化设计,方便运输,安装周期短,实施便捷。配置智能监控系统,采用数字孪生的可视化模型和智能算法实现分布式监控、集中式管理。自主研发BMS系统,可根据上级下发的调度指令,制定平滑功率、跟踪计划、自定义等运行策略,并且将自用电功率占比降低到电池系统功率的7%以下,从而大幅提升系统交流侧能效。

 

 

星球储能所

 

紧接上一问题,在储能相关企业不被看好的背景下,星辰新能近两次融资中,投资方却多有国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实力雄厚的央国企与龙头企业为什么会看中液流储能赛道,又为何选择了星辰新能?

 

当前,长时储能+大型风光项目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共识。为实现双碳目标,火电装机占比将逐渐下降。当这类稳定的基础负载发电资源日益减少,长时储能+大型风光项目将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新一代基础负载发电资源。

 

其中,全钒液流电池拥有本征安全、超长寿命、环境友好和扩容性强等突出优势,且在我国可实现技术、资源和产业链的完全自主可控,将在长时储能领域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所以,很多投资人还是看好储能行业,尤其是具备高安全性的液流电池行业发展的。星辰新能的上述优势,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到产品、再到降本思路等,得到了投资团队的认可,

 

我们目前开发的电堆,核心参数优越,并已通过中国电科院及鉴衡的权威测试,达行业领先水平。

 

 

星球储能所

 

此前,有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以实际应用的项目情况来看,全钒电池度电成本大约在0.4元,有相关企业甚至提出将在未来3年内实现储能度电成本0.2元以下,可以说是在成本价格和实现时间上都给出了比较大胆的判断,星辰新能对这一问题如何看待?

 

不同新型储能技术路线适配的场景不同。提效降本是星辰一直努力的方向。

 

但是价格不是市场唯一考量因素,我们的重点还是在技术和产品上深挖,提升内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