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 四川遭遇了三场罕见的沙尘天气 大部分地区受到沙尘影响 这些沙尘的源头来自 蒙古国南部和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 占国土面积的26.8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与北方沙源地生态脆弱性加剧 沙尘南下频率持续增加

荒漠化防治已不仅是北方课题
当沙尘翻越秦岭
这场“跨界”沙尘
不仅敲响了生态警钟
更将“治沙”这一课题
推向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中国光伏企业正用创新方案
在沙漠中铺就一条“蓝色防线”
板上发电,板下生绿
以光伏治沙改写生态困局
Part.1
光伏矩阵
荒漠中的生态魔术
当传统治沙
陷入“治理-退化-再治理”的循环
光伏治沙创新性地将
生态修复与清洁能源结合
形成三重治理机制
物理固沙
光伏板有效降低地表风速
减少沙粒扬尘
配合草方格固沙技术
使流动沙丘趋于稳定
生态修复
光伏板遮挡减少水分蒸发
板下种植耐阴牧草、中药材
板间栽植防风林带
形成立体生态屏障
经济造血
光伏发电+耐旱经济作物+养殖
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Part.2
通威智造
助力光伏治沙实战

通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为光伏治沙项目提供优质光伏产品
通威与大唐、杭泰等
合作伙伴紧密配合
从项目规划阶段就深度介入
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方案建议
光伏治沙
内蒙古·巴彦淖尔

磴口县10万千瓦光伏+沙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创新示范项目
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采用板下种植沙地植物的方式进行生态治理,实现节能降耗和防沙治沙有机结合。
光伏治沙
甘肃·武威

杭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
项目位于甘肃武威,采用板上发电,板下草方格压沙、种植耐旱植被等方式搭建生态屏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光伏治沙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大唐赤峰克旗浑善达克沙地10万千瓦光伏二期项目
项目位于克什克腾旗达日罕苏木巴彦都呼木嘎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清洁能源还将源源不断助力沙漠生态治理,大幅提升区域整体环境质量。
通威TNC 2.0
为“光伏绿洲”添新绿
通常
沙漠地表的反射率在30%左右
高于普通地面(如草地、土壤)
可以为双面组件的背面提供更多反射光
而在技术研发层面
采用Poly Tech技术的通威TNC 2.0 组件
双面率实现了88%+的突破(已取得TÜVRheinland、鉴衡认证)
背面发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较行业主流量产产品
TNC 2.0 G12R 组件BOS下降约3.97分/W
LCOE降低约1.93%
100兆瓦30年可多发约5822.9万度电具有明显价值优势

从传统治沙与恶劣环境
到探索光伏治沙新路径
中国光伏正在证明
治沙不是与黄沙的殊死搏斗
而是用智慧与自然和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