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舟山海上风电在象山韭山岛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放流曼氏无针乌贼295万余尾,截至目前已累计放流鱼苗达2.45亿尾,为海洋生物资源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该公司放流活动现场

在海上风电建设过程中,国电电力舟山海上风电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首位,特别针对工程涉及的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制定了科学系统的生态补偿方案。曼氏无针乌贼作为东海海域重要的经济物种和生态链关键环节,近年来资源量有所下降,此次放流的295万余尾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由国内权威水产科研机构精心培育,经严格检疫和适应性评估后投放至保护区核心海域。这些乌贼受精卵将在自然环境中孵化、生长,有效补充当地乌贼种群数量,促进保护区生态平衡。放流前,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验收和抽样计数,确认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符合要求后放入筐中投到大海。

一直以来,该公司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和生态环保齐抓共管,积极开展浙江区域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后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在华东地区的重要新能源企业,该公司始终致力于海上风电开发与海洋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海洋环境跟踪监测、鸟类观测等系列行动,通过创新生态补偿模式,推动海上风电开发与生态环保协同发展。(戴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