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无垠的黄沙与春寒料峭的交织中,一场关于绿色与希望的“战役”正在悄然上演。

3月,正值植树造林、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一面鲜红的党旗在风沙中猎猎飘扬,引领着一支由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和新疆化工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以及农牧民党员组成的40余人植树队伍,毅然挺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阿热勒乡南缘,那里是沙化最为严重的“风口区”。

图为“护绿先锋队”挺进沙漠植树现场

“大家再加把劲,力争赶天黑前,给这五十亩地穿上新装。这样,来年咱们便能少沾一件土衣裳!”巴什也台巴什村第一书记尚立志的声音在风中回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急切与期待。在他的带领下,这支“护绿先锋队”无畏冷风拂面,肩扛铁锹、手提树苗,坚定地踏上了那片曾经荒芜、如今却孕育着希望的沙地。

怀揣着三月雷锋月的激昂号角,工作队与帮扶村携手迈入防沙治沙的第十个春秋。他们以“锁边植树护生态,雷锋精神践初心”为誓言,一次又一次地向黄沙发起了“绿色反击”。此次植树活动的焦点,是万方村、拜什托格拉克村周边那些风沙肆虐的荒坡地带,这些地方就像是村庄生态防线的裂痕,一旦修补,风沙将不再肆虐我们的家园和农田。

活动现场,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幅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工作队队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挥锹铲土、深挖树坑,每一锹都凝聚着对绿色未来的深切期盼。有的队员小心翼翼地扶正树苗,仿佛是在呵护一个个初生的生命;有的则主动承担起搬运树苗、深挖树坑等重活累活,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却无人停下手中的活计。老年人凭借丰富的经验,在一旁指导树苗的栽种间距和填土技巧;妇女党员们娴熟地扶正树苗、填土夯实,动作利落而有力,仿佛是在用双手编织着绿色的希望。

图为工作队员正在栽种玫瑰花苗木

夕阳西下,50余亩沙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一排排新植的树苗昂然挺立在沙漠边际,它们就像是雷锋精神具象化的“绿色丰碑”,见证着这支植树队伍用汗水和付出践行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万方村的老党员吾加卜杜拉·奥斯曼看着一行行新植好的树苗,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家那口子肺病咳嗽了半辈子,现在工作队带领我们防沙植树,等这些树苗长大了,春天就没这么大风沙了,这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这次锁边植树活动不仅有效地遏制了沙地的蔓延,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将雷锋精神的火炬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南疆驻村工作队总领队刘靖深情地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让雷锋精神在帮扶村落地生根,让为民服务活动成为常态,带动村民们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后续,工作队还将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帮扶等工作。他们要让雷锋精神融入乡村发展的血脉中,化作村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这支特殊的护绿先锋队,就是沙漠绿化的执着“钉子户”,他们怀揣着对绿色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憧憬,坚定地前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帮扶村年年岁岁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让沙漠不再荒芜,让绿色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王鑫 张林 张丽苹)

点赞(2)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