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大准公司二道河站区鸡鸣驿车站内阳光明媚,没有一丝风,实属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
“今日180分钟天窗点,我们的任务是更换鸡鸣驿站内4号道岔的辙叉。此次任务时间紧迫、难度较大,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大准公司二道河站区副主任许波在作业前进行动员部署。
铁路道岔被称为火车运行的“方向盘”,决定火车的走向,在安全运输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9点整,天窗点命令下达。施工人员携带材料机具迅速奔向各自施工地点。扣件组人员随即使用内燃扳手松解扣件,并干净利落地将螺帽与扣件摘除,很快,辙叉与道岔整体分离。
图为作业人员卸辙叉夹板
旧辙叉的拆除与新辙叉的入位,是整个施工作业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所有人注意听口令,准备翻出辙叉!”施工负责人孙青山指挥着。
在施工现场,许波带领作业人员检查工机具、检查安全措施、检查辙叉……每道程序都一丝不苟地完成。
二道河站区管内设备地处大准线半丘陵地带,深路堑、高路堤、曲线长、板涵多,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想提高设备质量就要付出比其他地段多几倍的努力……就拿4号道岔更换辙叉施工来说,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因为作业面狭窄,给现场新旧料运输、人员机具进场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要确保换辙叉施工圆满完成,就需要对每一个程序提前做好推演,对安全风险提前辨识评估,在施工过程中要严密卡控每一项环节……”施工负责人鸡鸣驿线桥工区工长孙青山说。
图为作业人员拆除旧辙叉
十几名拔轨组人员同时插牢撬棍和翻轨器,在“一二、一二”的号子声中拔出旧辙叉。紧接着,上吨重的新辙叉在作业人员齐心协力的翻动下,轻盈地跨越两股道,“咚”的一声,准确落入预定位置。施工人员娴熟且步调一致的动作,犹如舞蹈演员一般,将劳作之美展现在铁道线上。
此时的施工人员正干得火热,调整轨距、整理胶垫……各项作业正紧张且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10点,线路上微风拂过,早已干得火热的职工们额头已满是汗珠。对辙叉的锁定和冻结工作全面展开,量取支距、摆放扣件、拧紧螺栓……
“距离天窗点结束还有30分钟!”现场对讲机中依次传出驻站防护员和现场防护员的提醒声。“大家抓紧时间调整好轨距,把扣件复紧到位……”施工负责人孙青山一边应答,一边提醒大家。各小组的职工们擦去流淌在脸上的汗水,随即展开施工质量回检,确认轨距水平、扣件压力等关键环节,确保达到线路开通的标准要求。
12时00分,辙叉更换施工结束。崭新的辙叉完美地融入铁道线上,成为保障运输安全的主角。
图为作业人员铺设新辙叉
“这个辙叉是我的一个心病,现在处于防断的关键时期,今天干完我心里终于踏实了。”工程车载着作业人员驶向班组驻地,施工负责人孙青山在车上开心地笑了。(薛长亮 邓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