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备的碳管理体系,是企业释放碳资产潜力,获得实际收益的关键
“双碳”背景下,企业不仅面临国内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承受着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压力。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为未来制定策略,是每一个企业和组织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0月19日在常州市举办的“首届双碳服务大会暨碳管理体系合作伙伴大会”上,上海环交所副经理宾晖对目前“碳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和关键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是发言节选。
宾晖:推行碳管理体系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哪一些主体需要碳管理体系的建设,我们到底是面对的是一个政府还是企业,或者只面对全国碳市场客户的需求,当时带着这个疑问开始设计碳管理体系的的框架。
首先面临的是地方政府,双碳目标之后,地方政府会思考如何为企业提供服务带动当地的转型发展。
但产业结构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个问题:企业和政府缺数据,每个地级市层面的控排企业不多,但双碳转型过程中不仅仅只有重点排放企业,还有各个行业的排放源,所以企业在决策中需要一套对碳数据的把握,企业的能力行不行?
生态环境部包括各个部委在收集数据时可能存在误区:制定更严格的制度,更严格的流程去获得数据。这个没问题,但是除了制定严格的规范流程,让企业报送之外,企业自身的能力要跟得上,在地方试点做碳交易的时候很明显,并不是企业不想报准确的数据,而是自身的能力报不了准确的数据!
提高企业碳管理能力
碳管理体系解决的第一个就是企业的能力,报送更准确的数据给政府和管理部门,政府拥有更好的数据才能做下一步的决策。
第二个,政府还存在一个现实问题,特别是对外出口,比如欧盟碳关税,最近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在大面积的调研如何应对。
单靠企业的层面没法解决,例如绿电和绿证,特别是绿电,上海也购买绿电,上海政府和企业去单纯的购买绿电却找不到相应的信息和资料,一定要通过政府层面去沟通去获得更多的绿电,应对边境调节税等等外贸风险。
为什么最早由上海环交所来牵头提出碳管理体系建设,因为从地方试点到2021年全国市场的启动这段时间,我们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市场的流动性差,需求大但是流动性差。
全国碳市场进入第二个履约周期,最近碳价从50多涨到80多,可能就是本身碳市场的流动性不高,只是在全国碳市场总量平衡上达到供求平衡,但是因为更多的控排企业不愿意拿出碳配额进行流动,导致了价格上涨。
另外,从2021年第一个全国碳市场履约时就遇到相关数据质量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特别是今年生态环境部上线数字化系统帮助企业报送数据。
但是控排企业的排放数据,电力行业容易测算,因为制度、工艺流程不复杂,但接下来其他行业进入碳市场后,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整体能力提高对碳市场今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政策规范是碳资产变现的前提
企业在跟我们交流时提出:我有碳资产想出售想交易,我就问:你的资产能否变现和交易,来自于需求,现在全国各地都希望自己的所谓的碳资产能够变现,但是任何资产变现之前必须有一个政策或者规则的做前提。
碳管理体系的内容非常广,碳排放管理是最基础的工作,而碳资产管理是一个极其核心的角色,有些企业做人员管理,环境管理,但是在碳资产管理层面上缺乏,并且碳资产管理的需求特别大。
前年启动全国碳市场之后,所有的央企、国企、地方政府到交易所交流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哪一些碳能够资产化?而这恰恰是整个双碳过程中目前标准最缺乏的。
因为碳是否能够资产化会影响影响到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的积极性,能够影响今后金融行业是否能够作为一个资产评估实现融资。
碳交易方面,可能有些同志认为现在不是控排企业,所以不参与,但是碳交易会演化成更多的产品,还包括绿电绿证、CCCR和配额等等。
碳管理需要细化
现在碳管理很粗放,需要细化。举个例子,我节前到北京跟各个领导做了汇报,领导都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交易如何管理,碳市场如何规范安全化。
按照原来的思路,国务院的《碳排放管理条例》,前几天已经起草,根据立法计划啊有可能今年会出台。但是无论是条例也好细则也好,针对的是具体的行为,没有精细。
但是在任何的资本市场,证监会、上交所对交易主体的风险控制要求非常多,而这些制度仅仅靠条例,靠从部委出来的规定可能无法约束或者有空白,需要依靠碳交易管理规则进一步细化。
一些内部风险控制有重大缺陷的企业在开展碳交易过程中,需进行相应的思考,现在做的质押包括碳回购等本身有风险的产品要引导各类投资机构进行规范,所以管理体系不仅仅针对排放企业,也有交易企业。
碳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性
数字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工信部3月份提出了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包括《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里面特别提的一点:碳核算的各个环节要在算力基础上应用。
从2011年地方碳试点到2021年全国碳市场,在碳市场领域即使专家,包括我自己,很排斥由监测作为主导的方式来确定最后的结果,除了控排企业,各个领域的行业的核算如果再采用现有的方法计算,投入的人力物力和产出之间不成正比,算力基础设施在这个层面上已经提上议程,它不仅仅针对的是控排企业,针对的是各个行业的碳的核算,包括今后金融机构试用这些数据的标准。
忽然之间面对国内外压力,大企业的缓冲时间并不长,对企业的能力的要求放大了,以前管理能耗应对政府的考核,现在政府的考核里面还包含了碳方面,包含了碳资产,例如全国碳市场,假使排放计算不对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购买配额,核算的要求更高了,以前只认识一下能源的成本,现不仅仅要面对配额的市场价格,还要了解CCER的价格、VCS的价格、绿电绿证的价格,绿证还要区分国内绿证和国内国际绿证。
最后,碳中和园区的打造,政府应该主动提供相关的工具为企业服务,例如招商局长跟新能源汽车厂说这里有绿电,是零排放,落地之后在出口贸易的时候不会有碳边境调节税,不会再支出额外的成本。
但是真正的碳中和园区,从本身的能源结构和国外的认可度来看,目前还没有看到,虽然有一些沿海城市说我有海上风电、有核电能够打造碳中和园区,但是在国际认证上国外认可度上还缺乏,包括国家发改委在国家层面考核上还没有解决,碳中和园区标准的起草之所以能让各位国际机构的参与,也希望碳中和园区建设之后真正对企业产生时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