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要想跑得快,关键还得车头带!”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驻村“四项”重点任务,并举“扶志”与“扶智”两面旗帜,积极发挥人力、物力、财力优势帮扶作用,带领群众在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沃土”上辛勤耕耘,奋力走出一条“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建强基层组织,垒实振兴“压舱石”

乡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请大家就目前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我建议对村干部集体培训强化教育……”

“我要求对村干部一对一帮扶,请组织安排帮扶对象!”

“我建议……”

驻村伊始,在驻村工作会上,队员们饱含热情的表述着自己的想法。

紧抓基层党组织不放手,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工作队针对村干部政治素养低、国语能力差、服务能力弱,村党支部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等软弱涣散问题,充分利用后盾单位的党建资源优势,结合支部实际“把脉问诊”,重点落实“早派工、晚研判”“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同时,发动工作队成员一帮一培养村“两委”班子,择优储备村级后备力量。积极引领优秀青年农民、退伍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群体中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

城乡支部“手拉手”,共创基层新局面。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党委“五好”党支部与各驻村党支部建立结对共建关系,合力抓好“组织共建、阵地共筑、人才共育、困难共帮、产业共扶、文明共促”六大结对任务,通过企地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等,开展党建工作指导,推动党建融合互动,强化党建引领互促,帮助创建6个“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不断夯实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础。

自2014年驻村帮扶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帮扶覆盖基础设施、生态、教育、卫生、产业、党建等多个领域,加强党建阵地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村级办公楼和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截至2023年9月底,累计投入支援帮扶项目资金超过1.7亿元。

走宽富民路子,下好振兴“制胜棋”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工作队坚持“抓产业、倡创业、稳就业、促增收”的帮扶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精准施策,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稳定,实现群众和集体增收,走出一条“输血”“造血”协同发力、党建引领加速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以前,光知道养羊放牛,工作队来了以后,才知道真正的财富在沙子地里。”巴什也台巴什村的村民买提卡斯木激动的说道。

工作队致力于探索“党支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三农”发展模式。开垦玫瑰花产业种植面积3000亩,形成玫瑰花茶、玫瑰花酱、玫瑰花馕、玫瑰花旅游业等产业链,带动3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整合村里闲置土地1830亩,建起占地80亩的27座标准化蔬菜温室大棚,带动38户54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2.4万余元;开展沙漠“肉苁蓉”的种植,全年安置就业接近2万余人,发放工资200万余元。

“酒香也怕巷子深!”打造“明星”产品至关重要。工作队依托当地玫瑰花、核桃、杏干等十多样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投入帮扶资金300万余元,建起风兮果园农产品加工厂,成功注册“风兮果园”商标。生产的农产品荣获“万方于田”、“和田优品”、“新疆礼物”标志性品牌。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新渠道,现农产品加工厂实现年销售额达2000万余元,现“风兮果园”已逐步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梦工厂”。

此外,工作队申报3个乡村振兴“头雁村”,争取各级各类资金4000万余元,实施“五大振兴”项目30余个,18个已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超过30万元。

推进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文化村”

工作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牢把握为民服务宗旨,致力打造一批以自治强基为核心、法治建设为保障、德治教化为动力的“三治融合”的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村,纵深推进基层治理水平,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矛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

“以前,不少人犯法被抓了才知道犯法了,现在墙上的法制小人看多了,大家也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了。”夏马勒巴格村村民买提塞迪·日杰普看着法治文化墙感慨着。

工作队以“三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为载体,建强法治队伍,配备村级法律顾问,建设法治文化墙、法治宣传栏、法治图书角等法治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讲,提高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引导群众遇事找法、依法办事;以“三调联动”为抓手,帮助解决婚姻、纠纷、经济、民事等热点难题,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想用过去和现在鲜明的对比,自己的人、自己的事、自己用过的老物件,让村民们更直观地认识到身边的变化,也就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更有荣誉感和归属感。现在村民没事儿就会来这转转。”驻村第一书记张钧强讲述了他们为什么要建村史馆的原因。

工作队充分发掘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帮扶投入500万余元建造村史馆、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文化大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齐全的文化宣教场所,依托文化阵地功能,围绕文化惠民主题,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文艺演出为载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惠民、育民、乐民的作用,现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