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碳制气”势在必行

(一)碳排放居高不下,转化压力增强

据丁仲礼院士估算,目前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是400亿吨,其中14%来自土地利用、86%来自化石燃料利用;而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大约46%留在大气,54%被海洋和陆地碳汇资源吸收。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2碳排放》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能源消耗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0.9%,即3.21亿吨,达到368亿吨,其中,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约4.23亿吨,工业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02亿吨。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图1  能源消耗和工业过程产生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度变化,1900-2022

全球各区域和部门之间的趋势各不相同。北美和亚洲(不包括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超过了欧洲和中国的减排量。在全球范围内,电力和运输(包括国际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61亿吨和2.54亿吨,远远抵消了工业和建筑的减排量。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图2   2021-2022年各地区和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

据IEA发布的《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4.8亿吨,其中发电端占比约47%,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消费端合计占了53%,其中工业过程占消费端碳排放量的绝大部分。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图3   2017-202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

2021至2022年间,我国与能源相关的排放量相对持平,减少了0.2%,即0.23亿吨,总量约为121亿吨。能源消耗的排放量增加了0.88亿吨,工业部门排放量有所下降,钢材和水泥的产量分别比2021下降了2%和10%。

(二)天然气储量有限,“掘地取气”不可持续

当前,全球的“气源”主要来自陆地气、海底气(包括页岩气、煤层气等),都是地底下存量资源,人类主要靠“掘地取气”方式获取,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越取越少,直至枯竭,特别是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在可预见的未来“断气”危机更严重。

1.全球天然气储量及结构状况。

(1)全球天然气供应情况。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2022》统计数据,全球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188.10万亿立方米,储产比达48.80年;从储量分布区域来看,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地区、独联体国家。具体数据如下: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图4 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

从全球天然气产量来看,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2022》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约为4.0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4%,202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略有下降,但2014-202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产量地区分布来看,全球天然气产量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独联体国家及中东地区。具体数据如下: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图5  2014-202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呈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图6  2021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分布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

(2)全球天然气需求情况。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约为 40,3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9%,2011-2021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4%,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来看,近年来天然气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占比位居第三,达24.42%。随着各国低碳政策进一步推行,预期未来天然气消费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2.我国天然气资源现状。

我国天然气资源比较匮乏,天然气储量仅占全球的4.5%,而消费量占全球比例高达8.6%。目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以上,“十四五”时期随着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对外依存将继续攀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天然气都将是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短板。

天然气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既可代替煤炭用于发电,也可直接作为燃料燃烧,为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供能,以及作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燃料等。《202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估计,2022年国内城市燃气行业用气量为1180亿立方米,增幅为1.3%;工业用气量为1455亿立方米,增幅为0.2%;发电用气量为648亿立方米,降幅为1.7%;化肥化工用气量为392亿立方米,增幅为3.6%。

供应方面,2022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为22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连续六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全年进口天然气1512亿立方米,增速为-1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1.2%,较上年下跌4.8个百分点,降至近五年来的最低点。分运输方式来看,2022年,国内进口管道气6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中俄东线供气量快速增加,全年进口气量超150亿立方米。2022年,中国LNG进口量为6344万吨(约合881亿立方米),降量为21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9.6%。其中现货大幅减少,是进口LNG下降的主要原因。

受供需偏紧、高气价拉升成本等因素影响,2022年国内LNG市场均价为6776元/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比上涨37%。受到国际油价和LNG现货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2022年中国进口LNG到岸均价3.77元/立方米,同比上涨46.3%;进口管道气到岸均价1.86元/立方米,同比上涨41.3%。2023年国内天然气需求将恢复较快增长,全年消费量预计在38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2%。

在产量方面,中石油经研院预计,2023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23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预计全年进口天然气15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6%,对外依存度为40.9%,较2022年下降0.3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预计仍将稳步增长,预计203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4500至5000亿立方米。

二、“治碳制气”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一)传统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安全性高,对环境的污染小,对我国大幅削减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价值。由于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我国一直在积极研究煤制天然气、焦炉气甲烷化以及电转甲烷储能等甲烷化工艺技术,提升天然气自我供给能力。

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被认为是二氧化碳循环再利用的有效技术之一。尽管二氧化碳甲烷化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反应,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在反应中间体及限速步骤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因此关于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反应机理,学界尚无统一的认识。

目前,工业化技术主要有托普索甲烷化工艺和鲁奇甲烷化工艺等,均采用各自的催化剂,进行合成气转化,该反应速度快。甲烷化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增加而下降,通常是作为净化脱除CO 和二氧化碳作用,反应温度一般在 280℃-420℃之间,同时需要一定压力。

二氧化碳甲烷化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氢气。若采取绿氢,则首先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其次是电解制氢,然后氢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产甲烷。这个过程较为复杂,环节较多,耗能多,生产成本高。同时电能和氢能本身就是非常好用的二次能源,本身是绿色的,利用电能生产氢气,然后利用氢气生产甲烷,有本末倒置之感,经济性大打折扣,这也是该项技术没有得到推广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等离激元“治碳制气”技术先进

利用光热或余热、地热、核能供热等低参数热源,通过等离激元效应,人工实现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一步合成甲烷用来生产天然气,这项技术简称为“治碳制气”。这是一项崭新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前沿性和颠覆性,发展前景广阔。

该技术反应机理为局域模式表面等离激元(LSP),LSP的共振电磁场局域在金属纳米颗粒附近。因此,反应与纳米结构的形状、尺寸、材料类型、周围环境介质等密切相关。在催化金属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尖端,光聚焦会激发局域强能量场和热电子,即等离激元效应,局域高能量会激活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化学键,达到二氧化碳和水的分解;分解的碳、氢、氧元素聚集在催化剂表面,由于催化剂的特性,碳将聚成碳骨架,结合氢形成甲烷。

等离激元人工合成天然气技术,是将CO2和 H2O吸收太阳光热或者工业余热、地热、核能供热等热能,转化为CH4和O2,成为可以供人类使用的能源,当CH4使用时和O2反应,释放能量,又转化为CO2和H2O。如此循环往复,天然气的生产和使用只不过是完成了一次太阳能的吸收、存储和释放的过程,也可以称之为“天然气储能”技术。

等离激元“治碳制气”反应条件是常温、常压,温度低于300℃,压力只有可乐瓶大小压力,反应过程中无需电能和氢气输入,利用的是初级的光热、余热、地热、核能供热等等热能来制取甲烷,和传统的甲烷化技术路径完全不同,利用3吨二氧化碳可以生产1吨甲烷。上述天然气碳循环发展路径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重大意义。

三、“治碳制气”产业链基础完备

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后,用于生产天然气,简称为“治碳制气”,从全产业链角度看,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及转化合成环节。

(一)二氧化碳捕集市场发展良好

碳捕集技术是指将能源利用、化工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和收集的过程。按照分离流程,主要包括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燃烧后捕集、空气中捕集。按照分离方式,又可分为化学吸收/吸附、物理吸收/吸附、膜分离等方法。表1对比列出了各碳捕集技术介绍及其特征。

表1  各碳捕集技术介绍及其特征对比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国外二氧化碳捕集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完成十万吨级并开展百万吨级示范,现已建成装置的总碳捕集能力达3000—4000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如图7所示。其中,捕集量最大的美国,年捕集超过1900万吨二氧化碳,其次为巴西和澳大利亚,分别达460万吨/年和400万吨/年。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国外已有碳捕集项目75%以上集中在天然气处理等化工领域,已规划新增项目主要集中在发电行业,碳捕集方式主要为燃烧前捕集和燃烧后捕集,采用技术为以醇胺溶液吸收为代表的第一代碳捕集技术。以低能耗、宽浓度吸收范围为代表的第二代碳捕集技术,正处于技术开发和中试示范阶段。

我国碳捕集起步于21世纪初,2006年开始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后,才开始进入较快发展阶段,现已完成10万吨级示范,建成、规划项目共40多个,捕集总能力超过300万吨/年。如图8所示为中国现阶段碳捕集项目分布,其中在运商业项目3个,碳捕集总能力约82万吨/年,规划在建商业项目3个,碳捕集总能力约181万吨/年。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图8 中国碳捕集项目的分布

我国目前建成和规划的碳捕集主要集中在煤电行业,捕集方式以燃烧后捕集为主,仅有少量燃烧前捕集项目。在国内已布局项目中,主要采用以醇胺溶液吸收为代表的第一代碳捕集技术。在低能耗、宽浓度吸收范围的第二代碳捕集技术方面,国内正处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阶段,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罐车、船舶运输二氧化碳较好

将二氧化碳压缩后用罐车、船舶运输是目前二氧化碳的主要运输方式,其实二氧化碳最理想的运输方式是管网运输,成本低、规模大。但是,现阶段全球范围内尚无完善的二氧化碳运输管网,仅有部分国家开始布局建设。综合考虑管网建设和运行投资、二氧化碳压缩和运行投资等因素,表2中给出了碳运输技术成本现状及其碳中和目标下发展趋势。

表2 碳运输技术成本现状及其碳中和目标下发展趋势

(单位:元/(吨·km))

“治碳制气”: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新路径

从表2中可以看出,管网运输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尤其是未来碳中和目标下随着管网完善,其成本可降低至约0.4元/(吨·km)。

国外主要采用管道、船舶、铁路、公路等方式,其中,管道运输适用于大规模输运,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运输方式。截止2021年,全球范围内尚无完善的二氧化碳运输管网,运输需求量最大的美国最早开始此项布局,目前已建成超过6000公里的运输管网。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始布局管网建设。

我国尚无二氧化碳运输管网,主要靠压缩后以罐车的方式进行运输,运输成本维持在1.0—1.5元/吨·千米,是导致现阶段全产业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治碳制气”产业前景广阔,战略意义重大

根据等离激元合成天然气的技术路径,根据热能来源不同,可分为“逐光制气”、“就地制气”等产业路径。

一是“逐光制气”。传统甲烷化方法一般需要高温、高压、加氢等条件。等离激元“治碳制气”技术使用的是低参数、低成本热源制造高品质、高价值的天然气。这和甲烷化是完全不同的路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太阳光热“治碳制气”,称之为“逐光制气”。取得低成本热源是首要条件,太阳光热是优先考虑的热源。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在西北地区阳光充足、水资源有保障的荒地、荒漠上,建设“光合气田”。

据统计,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小时,年辐射总量高于每平方米5GJ的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综合光照、水、荒地数据,中国至少约有100万平方公里非耕地面积适合“光合气田”项目建设。沿“一带一路”走出去,则“光合气田”项目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对打造“能源命运共同体”可发挥重大作用。

利用我国高光照荒地资源,从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发展“治碳制气”碳中和产业集群,形成从智能设备制造,碳捕集、碳利用、产物分离、产品储运到碳中和能源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对于解决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二是“就地制气”。等离激元“治碳制气”是典型的工业绿色化改造技术,对火电厂、水泥厂、化工厂等高碳排放产业的二氧化碳进行治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利用工业排放的余热、废热以及光热、地热、核能供热等热源,等离激元治碳制气技术可将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天然气,“变废为宝”。

以4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火电厂为例。火电厂目前能够做到“净零”排放标准,但二氧化碳是对空排放的。受热机效率限制,每年对外排放了大量废热。二氧化碳排放每年简按1000万吨计,热效率按45%计。利用电厂的余热、废热对二氧化碳进行处理,热量受限,只能处理其中一部分,按四分之一250万吨计,将产生约80万吨的天然气,按每吨7000元计算,产值56亿。若有条件利用光热和其他热能,对余下的750万吨二氧化碳进行全部处理,将产生250万吨天然气。当地处理不了,可在异地如使用“逐光制气”进行二氧化碳的利用,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000万吨二氧化碳全部利用后可生产约330万吨天然气,产值超过230亿元。年转化 1000万吨二氧化碳,会产生相当可观的碳汇收益。国内市场按100元/吨计算,收益10亿元,欧盟的碳指标已达到100欧元/吨,按照7.5的汇率计算,一吨二氧化碳价格750元,1000万吨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后,碳汇收益75亿。

等离激元“治碳制气”对于水泥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水泥生产过程可分为原材料准备、熟料烧成和水泥粉磨生产三个主要阶段,在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电能和热能。水泥工业9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熟料生产的碳酸钙分解和燃料燃烧,其余的10%来自原材料的准备和水泥制品的生成。据测算,生产一吨水泥的碳排放量约在634公斤左右。根据数字水泥网显示,2020水泥行业碳排放约13.7亿,占全国排放总量13.5%左右。

以单个年碳排放达300万吨的水泥厂为例,将这些碳排放全部消纳,每年可产生天然气100万吨。天然气按2021年平均7000元/吨计算,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净利润率超过60%。需指出的是,该产能需年2亿GJ的低品位热源,水泥厂等自身余热预计只能满足其中四分之一以下需求。因此若要对二氧化碳全部进行转化,需要大量利用阳光集热、地热、核能供热等等热源。某水泥企业年排放二氧化碳9510万吨,如果以此作为原材料,利用等离激元“治碳制气”技术制成天然气,每年可生产天然气3170万吨,实现年营业收入2219亿元,通过国际自愿碳交易市场最大的认证减排放标准(VCS)交易,每年碳汇外汇收益可达285.3亿元(碳价平均按300元/吨计算,2023年欧洲碳汇价格已突破100欧元/吨)。

我们目前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约100亿吨,若全部转化为天然气,则会制造33亿吨天然气,价值约20万亿,市场空间大,产业前景广阔,并能有效降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有利于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实现。

文/梁云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胡一鸣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博士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