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本深度关注能源经济现象的专业期刊,我们在解读宏观能源产业时,也试图能深入中国能源领域的毛细血管,去探究这个国家能源经济的底层驱动力,以及制约中国能源事业的现实要素是什么?

本期杂志封面我们关注的是中国工业燃气轮机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这个在能源、工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核心装备始终被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和日本三菱重工等国外企业扼住命门。中国公司面对燃气轮机从设计到材料、制造、运维等各个环节的现实难题时,不得不接受跨国公司严苛的合作条款与制约。

燃气轮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当200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和技术引进工作实施意见》时,代表国家意志的产业政策决定以市场换技术的手段,缩短与西方企业的实力差距。包括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东方汽轮机厂在内的中国公司被赋予了国家使命。

此后近20年时间里,中国企业依然无法真正突破外资公司对核心技术的封锁,国际三大燃气轮机主机商不仅加强了对新机市场的垄断,也把持了服务市场的话语权。不仅如此,背负宏大使命的中国公司内部的人才流失,以及专业培养的断层也加剧着中国企业在这一专业领域愈发被动的窘境。

造成这一结局的现实原因极具讽刺性。

即便国家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是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让中国公司通过生产组装和技术转让等方式,缩短技术差距。但在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逐步变成了纯粹的组装和销售商。科研攻关、引进吸收再消化的产业崛起之路被现实丰厚的暴利激荡得支离破碎。

一个毋庸讳言的共识是,大国竞争正重新构建着一个新的世界。中国的强国之路需要呼唤更多的科学精神和前进动力,甚至企业和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南。历史的经验早就提醒我们,真正高端的核心技术攻坚毫无捷径,这背后是一代一代科技工作者日以继夜的孤独和冷板凳换回的大量实验数据,以及不断总结、完善、调整、提高,最终锤炼而成的匠人之魂。

浮躁与功利是像长时间弥漫在中国制造企业和科技界的瘟疫,原始创新低下、基础研究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成果乏善可陈的时代症结中,中国燃机的国产化征程注定坎坷难行。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对科学精神的呼唤已经回荡了整整一个世纪,当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重写,当中国带着新的历史使命推进民族复兴,我们更需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去重温古人的戒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关乎燃气轮机的国产化,更关乎一个产业和一个国家的活力、光明与未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