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交泰,能源为基。在历史的长河中,能源如同文明永续长青的血脉,滋养着每一寸土地的生长。国能双辽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辽公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吉林大地,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铸就了一座能源丰碑;以艰辛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吉林省电力改革发展的足迹。1995年,被四平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为双辽公司“风光火”全貌
开疆拓土,创业维艰
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1985年,国家在吉林省双辽地区开展火电建设初步可行性研究,旨在缓解东北电网,尤其是吉林省用电紧张的严峻局面。作为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双辽电厂一经立项就汇集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图为双辽发电厂一期工程施工现场
这片曾经寂寞的土地沸腾了,到处是猎猎的旌旗,到处是欢乐的人群。1990年10月21日,随着一期工程开工典礼的举行,数千名建设者从省内四面八方齐聚双辽,开始了挥汗如雨、紧张忙碌的施工建设。厂址建在荒滩上,遗旧棺木和枯骨在建设者们平整场地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洒一杯烈酒祭奠亡灵,饮一口甘冽抖擞精神,开始了漫天黄沙,斗天地无穷的创业历程。他们手拉肩背、相互鼓励,烟囱、水塔、厂房拔地而起,机器设备一一安装到位。
图为双辽发电厂揭牌成立
1993年3月1日,吉林省电力局下文成立双辽发电厂,3月2日,双辽发电厂成立仪式隆重举行。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双辽发电厂诞生了!当年年末,运行人员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和刻苦学习,超常规上岗,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耐着严寒和寂寞,在简陋的铁棚子里监视设备,协调运行。1994年4月19日20点55分,在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注视下,在主值班员刘力等人的操作下,1号机组顺利并入电网,双辽厂第一度电融入万家灯火。机组试运期间,厂领导和技术人员更是坚守在生产现场,为了方便工作,他们大多吃住在办公室,确保现场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1994年9月15日,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在庆功会上,时任基建管理部主任的关吉人扬起双手兴奋地宣布:“吉林省没有30万千瓦机组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这一刻也同样标注在了吉林省电力发展史的长河中,掀开了吉林省能源供应的新篇章。
图为双辽公司一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
从筹建到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营,整整4年时间,回首4年坎坷征程,往事历历在目。这期间,双电人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品尝了太多的苦辣酸甜,这是一条艰苦得让人难以想象的建设之路。“一定要把双辽发电厂建设好,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首任厂长刘殿文的话既饱含深情,又透着决心,他毅然将这一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扛在肩头。在他的带领下,双电人直面挑战,毫不懈怠,15个月后,2号机组顺利实现168小时试运,移交生产。
百万雄风,初露锋芒
机组投产之初,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运行极不稳定,被戏称为“礼拜机”。言外之意就是运行时间不超过一星期。为改善这种状况,双电人在不断加大消缺维护力度的同时,努力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厂部把企业发展的第一目标锁定在达标创一流上。尽管这条路困难重重,但双电人义无反顾。
图为双辽公司创一流决心会
一流是我们的目标追求,同样也是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为了让“达标创一流”深入人心,双辽公司多措并举,让“一流”深入人心、入脑随行。一流的电厂,要有一流的生产环境。机关党支部率先行动起来,组织开展党员义务献工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清理垃圾280余车,平整场地3万平方米,植树22750棵,厂区环境大有改观。一流的电厂,需要一流的职工队伍。双辽厂通过中层干部培训班、班组长培训班、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各种方式全面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结合建国50年歌曲演唱会、职工家属联手保安全、团员突击队攻克急难险重等活动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流的电厂,需要一流的企业管理。组织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月度为单位,扎实开展专项问题专项治理——安全生产月、设备治理月、班组建设月、精神文明月、管理提升月……双辽厂各项工作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创一流贯标会上,厂部要求每一名员工都要牢记一流的标准,各分场职工也纷纷表示不创达标不罢休!一流的电厂需要一流的经济效益。“修旧利废、节约挖潜”活动是双辽厂的王牌活动,不但每年仅此一项可节约资金数百万元,还让勤俭爱厂、厉行节约在全厂蔚然成风。在达标的过程中,现场检修工人勠力同心,每天提前半小时进入生产现场巡视检查设备,已经成为习惯......想主人事、尽主人责、干主人活在全公司成为共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5月27日,双辽厂顺利通过了全国电力行业一流火力发电厂的验收!这是不畏艰难的双电人用无数汗水和满腔心血换来的殷实回报。
图为双辽厂“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力发电厂”揭牌仪式
千禧之年,喜报频传。2000年12月2日,3号机组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并以13天的成绩改写了国内同类型机组试运时间最短的纪录。24天后,4号机组紧随其后通过168,热态移交。至此,吉林省首座装机容量超百万的火力发电厂就此诞生!双电人用实打实的工作作风和争当“开路先锋”的魄力,扛起了吉林省能源保供的大旗。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双辽发电厂划归中国国电集团,更名为国电双辽发电有限公司。双电的历史在这里转折,双电人也踏上了一条涅槃重生的征程。
图为双辽公司开展修旧利废节约活动
在超百万电厂的光环下,突然看到3.6亿元的赤字,还被集团公司列为“第一亏损大户”,让全公司干部职工震惊。面对沉重的压力,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变压力为动力。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来。为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党政一把手在“安全生产月”千人签名活动中率先落笔,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厂党委也适时开展“为发展做贡献、为党旗增光辉”活动,让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管理与效益年”演讲比赛、“我为公司进一言”“与双电同行”等活动让管理和效益扎根每名党员心中;除灰管路翻身,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资金近百万元;安健环知识竞赛让NOSA管理体系深入人心;条件最艰苦的燃运人,无论严冬还是酷暑,都坚持做到煤车逐车清底,确保克煤归仓。为彻底摆脱亏损的帽子,双电人自降薪酬、主动加班,全力以赴攻电价、抢电量、保安全、降成本、齐减亏、共增盈。从当年实现减亏2亿元,到实现利润2700万,再到盈利过亿元大关,双电实现了破茧化蝶的蜕变,实现了凤凰的涅槃!
图为双辽公司五机同运场景
攀登没有终点,跨越从无极限。2015年7月23日9点57分,历经5年的施工建设的五号机组顺利通过168试运,转入商业化运营。同年11月18日,双辽公司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步入国电集团大一型企业行列。至此,在东北一隅,展示出了属于自己的百万雄风!
勇立潮头,再启新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7年,双辽公司又迎来了全新的一页。11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在北京成立,双辽公司划归国家能源集团。进入集团伊始,为扭转当时的被动局面,双辽公司再次开启了扭亏增盈的攻坚之旅。
图为双辽公司2021年冻雨灾害后清理铁路道岔积雪
严格落实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作要求,提升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水平;校企联合,以先锋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技术培训,彰显央企社会责任。通过一年一度的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党员示范林、党支部书记西柏坡红色之旅、国庆文艺汇演,“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主题党日等活动,将党委的号召力、党群系统的推动力和职工的凝聚力整合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护航企业精益务实发展。2021年,该公司有效应对特大暴雪、冻雨极端天气,全年发电量完成84.08亿千瓦时,创投产以来历史最高纪录;2022年,发电量完成71.14亿千瓦时,占吉林省火电机组的11.14%;2023年,持续保持最大出力运行,公司火电机组发电量完成75.68亿千瓦时,强有力地保障了吉林省电力的可靠供应。
在“双碳”目标引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形势下,双辽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立足“黑”与“绿”的谋篇布局,在“立”与“破”中突围,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图为双辽公司风光夏日景色
2016年,总装机容量为50兆瓦的井岗一期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2022年,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的井岗二期风电项目,成为吉林公司第一个核准、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发电的新能源项目;
2024年,吉林公司首个集中式灰场光伏项目——灰场100兆瓦光伏项目,全容量投产发电。
一串串灵动的数字,一个个耀眼的光环,向人们昭示着双辽公司成立31年来取得的骄人业绩。
如今走进双辽公司,蓝天白云下,一块块蓝色光伏板绵延不绝、熠熠生辉;一排排风车迎风起舞,壮美“风”景尽收眼底……风光火在这里转变成绿色电能,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该公司抢抓新型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探索传统火电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在追风、聚光、逐火中,能源产业多点开花、连点成线、串珠成链,一幅绿色、低碳、环保、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在双辽大地徐徐铺展……(邓凤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