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阳江,风机叶片悠然旋转,与海陵岛波光粼粼的水面共同映照出丝绸之路的悠远光辉;粤北清远,峡谷深处单晶硅组件如蓝色绸带绵延;粤中广州,工商业屋顶的光伏阵列如脉络般渐渐显现……

在广东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国家能源集团所属新能源场站南北跨度达874公里,东西相距最远达到944公里。面对如此广泛的分布,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挑战接踵而至:设备状态难以实时掌握、运维分散导致数据分析滞后、地理位置偏僻加大监管难度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公司紧跟集团新能源一区域一集控建设步伐,勇于创新,率先建立了广东区域新能源集控中心。这一举措打破了原有的单一管理模式,实现了运维管理的集约化与区域化。集控中心的建立,让集团在粤新能源运营单位得以“坐在一起”协同管理,形成了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深层次管控体系。数据的全域实时收集与业务的全要素智能控制,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确保了新能源场站安全稳定运行。

图为广东公司调度集控中心

数据全景 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新能源场站生产数据的接入,是广东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全量场站实时数据“应接尽接”号召的具体行动,为构建区域内新能源场站的集中控制体系,推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以及强化区域级调度协同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广东区域新能源协同管理存在的协同性差、决策流程长、响应速度慢及精细化管理不足等问题,广东公司定制化开发新能源集控平台,将区域内57个新能源场站、35万个测点进行全量接入,全面汇聚设备、人员检修、在线检测数据,实现新能源场站的全面感知和作业现场实时监管。

“各位务必要把好回装质量关,按照作业流程,做好跟踪、监督和检测,尤其是集线器、DTU设备电缆点位的连接,千万不能发生把关不严导致返工的问题,一旦返工就是几十公里的山路。”在清远的山谷光伏屋顶项目中,数据入湖小组晨曦而出、夜幕人归,克服重重困难,协调解决接入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为数据入湖工作扫清了障碍,确保数据接入的顺利进行。

数据的全景接入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实现生产、安全数据可记录可追溯,促进数字技术和安全生产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生产运营调度指挥效率和生产安全在线监控的准确性,为国家能源集团进一步加强广东区域新能源生产一体化管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为光伏场站运维人员运用移动端平台监测设备状态

智慧运营 激发提质增效新动能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公司新能源集控中心,智能电站一站式运营的魅力尽展眼前。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的运行数据,如同为新能源生产管理安装了“千里眼”,让千里之外的设备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实现新能源项目“集中控制、数据共享、智能运维、资源协同”。

生产运营模块聚焦于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故障预警等功能,通过生产态势的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更新1417台逆变器、81台风机的运行状态。海量的数据被深度挖掘与分析,数智化平台能够准确诊断设备异常状态,并统筹调度各单位及时消除缺陷,实现新能源项目的精益化管理。此外,新能源集控平台在缺陷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开发短信推送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巡检智慧化水平。

新能源集控中心作为调控枢纽,一端连接着新能源场站,另一端则与集控调度紧密相连。通过新能源集控平台,可以远程监测风机、升压站和电气设备,指导新能源场站开展检修工作。同时,一站式对接各运维队伍,确保调度指令能够迅速传达至各场站,强化“管一级、看一级”能力,实现新能源场站生产动态的精准感知和安全风险的精准预警,提高了集约化管理能力,为智慧运营注入了新动能。

图为蝉子顶风电场远景

资产闭环 构建协同发展新支撑

为聚合形成区域新能源数据资产,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更好解决新能源场站资源重复配置、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项目团队精心制定施工计划,科学组织人员施工,接连拿下夺旗任务,助推“集中控制、智能运维、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生产管控模式广泛应用,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如今,运行人员坐在集控室里就能监控全域各地场站,这正是“一区域一集控”模式带来的优势。

历经千锤百炼,方得真金闪耀。要想更贴合满足现场需求,就要兼顾“高效率”与“精雕琢”。在“一区域一集控”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新能源项目资产闭环管理需求,研发团队潜心钻研,对多个方案进行反复优化调整,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上线设备管理功能,使集团在粤9家新能源运营单位、51个场站以及上千台设备得以在新能源集控平台上顺利录入,运维人员能够实时掌握各子系统的设备信息,进而实现资产、物料、运维成本与效率的持续优化,完整实现资产闭环管理。

针对新能源维护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延续性难以保障的问题,研发团队深入开发人员管理与承包商管理模块,以适应区域整体集约管理的需求,全面提升系统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专业化管理水平。目前,已有7家承包商单位、百余名维护人员在新能源集控平台上完成登记,实现了由分散型新能源运维向“运、检、维”集约一体化管理的跨越转型。

创新的背后,是云端数据的飞速传输、数字化平台生态的蓬勃发展与集控平台的强劲动力。这些数智化力量持续有力地推动各环节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与要素协同现代化,为新能源资产从监控到故障检修的闭环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撑,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显著增强了广东区域新能源项目的统一管控能力。

区域新能源一体化协同管控契合国家能源集团“战略管控+一体化运营”要求,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打造“清洁化、一体化、精细化、智慧化”能源产品,并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形成了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区域新能源产业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协同模式。未来路上,广东公司将不断探索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奋力打造“安全一流、质量一流、效益一流、技术一流”的能源产品品牌,为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邹止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