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随着各地气降低,取暖用能大幅提升,能源保供情况备受关注,作为能源供应“稳定器”的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瞄准资源获取、通道运输两大能力提升精耕细作,装车量、接发车数等多项运输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尽全力保障冬季电煤的保。截至1月31日,包神铁路总货运量月累计完成2418.1万吨,实现首月“开门红”。

1月2日,包神铁路搭载智能驾驶技术的“3+0”单元万吨列车疾驰在神朔线南坡底至神池南区间。新年伊始,该公司通过优化运输组织,科学调配运力,及时协调处理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生产效率的各种因素,大力提升“西煤东运”黄金通道运输能力。(李尚昆 摄)

1月8日,包神铁路甘泉线瓦窑滩至大佘太区间内运行的蒙煤专列。多年以来,该公司充分发挥“西联疆宁、东达渤海、北接蒙古、南入成渝”的区位优势,最大化组织万吨列车开行,以专用线锁定煤源,同时提高蒙煤南下占比,推动疆煤入线增量,拓展反向运输、非煤运输业务,千方百计拓源增效。(李尚昆 摄)

1月12日,包神铁路甘泉线甘其毛都站内东风4B-9513机车正在进行转线作业。一直以来,该公司通过严格监管防冻液(粉)喷洒作业,重点盯控关键环节,确保机列优质衔接,压缩极寒天气列车周转时间,降低冻车发生概率,确保每一列保供列车都能安全、准时地抵达目的地。(李尚昆 摄)

1月7日,包神铁路府谷站区工务工区利用大型机械对蛇口峁隧道进行破底清筛作业。自2023年以来,该公司成立蛇口峁隧道病害整治工作专班,充分研究隧道水文地质、病害成因,高效运用综合检测车、钢轨打磨车、隧道吸泥车、隧道多平台作业车等自轮运转车辆,分批次一体化推进病害整治,提升设备检测及养护维修效率,确保线路设备质量安全可靠。(李尚昆 摄)

1月15日,包神铁路府谷站区职工正在隧道内进行施工作业。进入1月份以后,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寒冷天气给铁路运输带来了严峻挑战,隧道拱顶及边墙上的渗水极易凝结成冰柱,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为了消除这一隐患,该公司工务专业成立了隧道打冰组织机构,根据气温变化及历年隧道结冰情况总结冰情发展规律,制定动态打冰周期,实施科学精准打冰,为确保冬季运输秩序畅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李尚昆 摄)

1月21日,一列能源保供列车正在通过包神铁路万水泉南站黄河大桥。随着气温逐步回升,为避免黄河冰层持续堆积对桥梁结构和行车安全构成威胁,该公司依据流凌状况,通过加强巡视、设备监控等多种措施,合理调配值班人员,实施“重点区域实时监控,上游地段重点时段管控”的工作策略。同时,与地方防凌应急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大型冰块及时上报并处理,严防流凌对桥墩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害,确保运输生产安全有序进行。(李尚昆 摄)

1月26日,包神铁路敖包沟至东胜区间内运行的能源保供列车。1月25日,超强寒潮席卷包神铁路管内沿线,该公司智慧建设平台气象驾驶舱已提前作出预警提示,下发降温降雪预警通知,管内车务、机务、工务、电务、供电等单位提前对降温降雪天气作出具体应对措施和安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合理安排列车开行,确保迎峰度冬期间能源保供运输畅通高效。(李尚昆 摄)

2月4日,包神铁路神木北车站信号员正在确认列车进路,确保每一趟列车都能按照既定路线行驶。2月4日,新的一轮降温来临,该公司盯控好各装车站的运输组织,严格卡控室外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密切关注设备变化,着力提升资源获取、通道运输两大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调度指挥,增强运输组织的动力和韧性,助推公司运输生产持续稳定。(韩经伟 摄)

2月6日,包神铁路机务分公司机车乘务员正在对机车制动系统进行隐患排查,确保入库机车空气管路清洁无漏泄,各部件状态良好。2月4日,受新一轮寒潮影响,包神管内沿线气温骤降,该公司严把质量关,加强对出入库机车检查与试验,严格执行制动机“八步闸试验”,紧盯管路泄漏情况,逐一排查蓄电池充放电性能,防止低温下蓄电能力下降,发生亏电故障。同时,加强管路系统的防寒保暖工作,防止阀件卡滞,有效保障迎峰度冬期间机车部件防寒设备质量良好。(赵福平 摄)

2月7日,一列满载电煤的包神铁路“2+0”单元万吨列车正在飞速通过南坡底至神池南区间。进入2月份,该公司紧盯月任务目标,逐日盯控落实进度,强化转龙湾、孤山川等装车增量站点作业组织,妥善处理装车与万吨编组间的矛盾,充分发挥装运效能,并严格落实装载加固作业标准,从源头上把好装车质量关,做到有请必有装、有煤必有车,保证了每日装运计划的超额兑现。截至2月6日,包神铁路全年货运量累计已达2910.17万吨,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能源运输桥头堡、蒙煤南下北大门”的使命与担当。(李尚昆 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