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记者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郝家桥镇泾灵南村与泾灵北村,探寻两村的乡村振兴“密码”,体悟村民们的丰收喜悦。

走进泾灵南村村民周买儿家的草莓温棚,香甜气息瞬间将人包裹。周买儿和丈夫手脚麻利地包装着刚采摘的草莓。温棚那头,周买儿姐姐一家正弯腰精心采摘着一颗颗娇艳欲滴、鲜红饱满的草莓,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藏不住的喜悦。

图为泾灵南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到周买儿家了解草莓销售情况

周买儿是泾灵南村村民,多年前移民搬迁到这儿后,趁着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帮扶资金到位、政策优惠之时,承包了两个温棚种草莓。看着刚采摘好红彤彤的草莓,周买儿掩饰不住嘴角的喜悦。“尝尝,我家草莓甜得很!”她拿起一颗草莓递给记者。

周买儿的姐姐也在一旁说道:“草莓销量火爆,订单接连不断,忙得脚不沾地!”

自2021年起,宁夏煤业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定点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郝家桥镇泾灵南村和泾灵北村。3年多来,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等多方面举措,从“输血”到“造血”,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图为冬日里的温棚种满了西红柿

在这两个村,像周买儿家这样靠温室大棚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他们有的专注种植辣椒,有的主打种植西红柿,也有不少种草莓的。起初,大家因缺乏经验,在瓜果蔬菜种植上频遇难题。幸得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请来专家,手把手教大家调控温棚温、湿度,防治病虫害,种植户们逐渐掌握技术,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双双攀升。靠着这一次次精准帮扶,种植户们的技术短板渐渐补齐。

泾灵南村驻村第一书记吕静波明白,好产品得有好销路。一方面,她利用社交媒体、本地生活平台广泛宣传村里的瓜果蔬菜,文案里详细描述农产品的生态种植过程、独特口感,配上农户丰收劳作的照片,吸引众多网友关注;另一方面,她和另两位驻村队员,日常开车往返单位与村子时,后备箱总是满满当当,装着同事们预定的各类新鲜果蔬。

在泾灵北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同样干劲十足。为深入了解农户需求,驻村第一书记王照麟和同事挨家挨户走访调研。2021年以来,帮助销售蜜瓜、小番茄等农副产品2万余斤,价值50多万元。在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协助村上引导村民种植娃娃菜、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并提供技术指导,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024年,泾灵北村种植辣椒140亩,预计产量可达20万斤,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

图为泾灵北村致富带头人马恩权在自家温棚整理作物

在驻村工作队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泾灵北村致富带头人马恩权家的温室大棚,此时他正在为作物进行人工授粉。作为村里最早富起来的村民,他还带动村里不少乡亲一起干,共同增收致富。说起刚承包温棚的那段时间,马恩权说:“我就想着,自己先蹚出条路来,没想到渐渐的大家跟着一起干,都过上了好日子。”马恩权质朴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泾灵南村举办新春运动会,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4年来,驻村工作队成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他们全方位为种植户护航,技术支持从不间断,销售平台搭建得力,力求让市场开拓迈向更广阔天地。

记者用相机记录下马恩权和周买儿两家人忙碌且幸福的模样,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为泾灵南、北村带来的巨变。草莓、辣椒、西红柿……这种类繁多的作物既是舌尖美味,更是村民致富的“金果果”,让往后的生活满溢希望之光,两村村民的日子如同那些红透的草莓,愈发甘甜。 (李霄 陈婉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