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重点不止在光伏

 

撰文 | 长江范儿

出品 | 光伏Time


2月22日,美的集团与通威股份正式签署2024年年度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在光伏行业数字化、机器人、物流自动化、物流运输、楼宇设备及家电配套等领域合作,全力打造光伏行业智能制造典范,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光伏设备在各行业的应用。


从发展曲线来看,美的与通威均有由传统行业向新能源领域跨越的相似经历;美的是由家电行业入局光储业务,凭借的是强大的品牌、渠道优势及积累的数智化实力。通威以传统农业发端,而后跨界布局硅料和光伏电池业务,近年来强势杀入组件端,一体化布局初见成效。


从纸面实力来看,在2023中国民营企业营收500强排行榜中,美的以3457亿营收排名第15,通威以2148亿排名第28,两大巨头联手势必将在光伏领域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两家跨界巨头的牵绊或可以追溯到7年前。


2017年3月21日,还是通威太阳能董事长的谢毅率公司高管、中干团队赴美的集团武汉智能工厂参观学习,学习的重点是:美的智能生产线。


当时美的拥有全球智能化率最高的空调外机装配线,工序自动化覆盖率高达70%,信息化全工位覆盖。

谢毅参观美的智能工厂


谢毅对美的的数字化实力赞不绝口:美的智能工厂对通威太阳能公司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今物是人非,谢毅早已辞去公司CEO职务,通威创始人刘汉元之女刘舒琪成为巨轮的掌舵人,并如愿与美的达成合作。

改革开放33年,几乎所有的第一代企业都面临转型、接班和升级。这是一个惊险的跳跃,原有的经验、智慧能否支撑,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巨大门槛。


毫无疑问,美的和通威均处在变革期。家电行业触顶,美的希望在新能源领域开拓另一片天地,通威在上游原材料和组件端的优势正是美的所需的;进入组件端后,通威亟须开拓下游资源,另外数字化转型也是公司的必选项。


因此,美的和通威的牵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美的的烦恼


随着经济下行,中国家电行业业务萎缩,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5.3%,创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美的集团增速随之下降。2022年,美的集团的营收增速为0.79%,创十年新低,此外,其家用电器销量增速为-2.65%,出现了其上市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感慨:“未来三年行业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


转型迫在眉睫,美的看中了火热的光储赛道,有同行TCL、创维珠玉在前,公司信心十足,土豪一般在新能源赛道上扫货。


2020年,美的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随后斥资约15亿,成为合康新能控股股东,持股37.56%。


不过,2022年以来,光伏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产能过剩尤为严重,洗牌期来临。2023年下半年,合康新能在行业震荡中调整战略布局,对非主营业务逐步进行关停并转,加强高低压变频器自研自产业务、户用储能自研自产业务、分布式光伏EPC三大主营业务的能力构建与市场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合康新能刚刚经历5亿元的巨亏,又进行了户储旧库存出清、裁员、原SVG业务设备甩卖,研发和新设备投入等一阵折腾,一边亏损,一边烧钱,业绩自然很难看,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2024年1月22日晚间,美的光伏业务载体“合康新能”披露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度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至-2.4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72亿元至-2.27亿元,出现巨额亏损。

另外根据合康新能关联交易预计公告,2022 年合康预计向美的集团销售变频器及提供 EPC、EMC 项目施工、运营等服务合计金额达 2 亿元,当年公司的总营收不过14.24亿,这说明其存在大客户依赖问题,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存疑。


可以看出,美的集团的追光之旅极为惨淡。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曾公开表示:“对于美的最大的风险,就是你能不能搞清楚这些行业的游戏规则和玩法。很多公司为什么收购之后,后期亏得一塌糊涂?因为你现有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并不懂这个新的领域。”


彼时就有业内人士评论称:美的进军光伏必须直面三个现实问题:一个是硅料紧缺扰乱了产业链,怎么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原材料价格沿着产业链不断传导,美的如何确保产品具有竞争力?以通威股份为代表的硅料龙头,祭出一体化打法,以低成本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未来何以共存?


美的给出的答案正是抱紧通威的大腿,从而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躲避价格内卷。



如何互惠


那美的能给通威带来什么呢?


对此,光伏time分别致电通威和合康新能董秘询问合作细节。


合康新能表示:合康新能与通威集团素有采购业务往来,目前合作较为顺畅,未来是否会加大合作力度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


另外,合康新能未来主要发力点为分布式光伏,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我们会加大光伏上游采购、下游投入等方面力度。


也就是说,此次合作为通威绑定了一个稳定的下游客户。


不过,通威应该还看不上合康新能这个还在亏损的小角色,美的的集团强大的智能制造优势,特别是在家用电器领域有着数十年的制造经验和品质控制能力,这才是通威看重的。


通威董秘告诉光伏time:通威股份跟美的集团的合作,秉持了资源共享,深度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通威股份除了为对方提供光伏相关产品,还可以在数字化机器人、物流自动化等领域获益。


数字化机器人、物流自动化是美的集团近年来转型的重点,集团自2015年起已全面铺开机器人新产业的布局,将“智慧家居+智能制造”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2017年耗资292亿元收购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之一的库卡,2022年这项拳头产品营收达到了292亿元。

美的董事长方洪波曾对媒体表示:现在最艰难、焦虑的决策,是转型数字化的投入,数字化每年都要投几十亿。


随着光伏产业逐渐成熟,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提质增效和提高发电量将是至关重要的。


由机器学习助力的数据清理和分析,将帮助从海量的操作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规律和发现。例如无人机、航拍与图像分析等将降低光伏选址、签约和运维成本。


中国光伏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表示,“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将与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深度融合,将会有更多的企业享受智能化运维所带来的收益提升。


他认为,当前在平价上网压力下,光伏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位接近美的集团的专业人士告诉光伏time,美的和通威的合作不只是光伏,美的还会利用数字化,自动化及供应链优势帮助通威做工厂的智能化转型(自动化生产、智能物流、数字化系统、综合能源管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