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能源》杂志社、数字国资联合中企通信、以及中企通信的两家生态伙伴——信泰宜合及阿尔卡特朗讯企业通信,举办的中资企业“数字化出海”发展经验交流会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以共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蓝图为主题,中国信息协会、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通院、中企通信、华电海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节能大数据有限公司等近百位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研共论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共赢发展。

 周岳轩《能源》杂志 社长

《能源》杂志社长周岳轩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国有企业代表,我们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和更为有利的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新型生产力的代表,其应用与升级对于中资企业提升竞争力、赢得国际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数字化、智能化不仅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中资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必备能力。我们应该敢于创新,善于合作,共同推动中资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黄政华 中企通信总裁

中企通信总裁黄政华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特别强调了今年两会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首要任务,更是首次提到了“人工智能+”行动,并着重指出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中信成员企业,中企通信紧跟国家战略,与母公司中信国际电讯CPC及集团协同,服务范围覆盖全球,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区域拥有独特资源优势。其“云网神盾”网络安全服务,凭借全球安全运营中心的支持,在保护客户数据安全及风险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助力多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黄政华对所有支持者表达了诚挚谢意,并强调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企通信致力于与伙伴共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期待在活动中深化交流,共创佳绩。

彭建国 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

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彭建国在主题发言中表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的必经之处。他表示,中企出海正从低端产业链向中、高端产业迈进。曾经中国企业出海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链为主,如今则转向技术驱动型、思维创新型、品牌先导型的升级之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亦从向全球输出“中国成本”、“中国规模”,转而向全球输出“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和“中国体验”。

 张力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力以自身为例为大家详细阐述了能源央国企海外项目运营模式。他在发言中指出,中电工程按照“一国一策”的原则,把握新能源机遇,拓展非电业务,丰富市场结构,在时机较成熟的国别成立实体化国别子公司,实现机构、资源、决策属地化。在各区域业务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市场指标逆势上扬,超额完成时序任务,以项目签约硕果有力推动了区域建设实体化、属地化发展,实现区域滚动发展。他同时表示,中电工程将进一步做好业务转型升级,围绕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保持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发挥国际投资平台驱动作用,逐步向投建营一体化项目运作模式转型。

詹东东 中企通信数据科学与创新总监

中企通信数据科学与创新总监詹东东在发言中表示,企业走向海外的数字化征程中需直面八大核心挑战:确保全球基础设施供应链的稳定性、应对紧迫的时间线、复杂项目管理、维护信息安全与遵守国际法规、实现业务流程的紧密衔接、建立全天候全球运维体系、加速新技术的采纳以避免落后,以及克服信息系统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随着企业出海逐步深化——从最初的产品输出,演变至生产能力的海外拓展,直至现今运营模式的国际化迁移,这一进程历经了启动奠基、蓄势积累、直至全面爆发的三大阶段。在此背景下,中企通信联合母公司中信国际电讯CPC及集团,积极构建一个遍布全球的多元化生态系统,与各国网络运营商、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以及前沿的创新应用服务商紧密合作,共筑一个互利共生的“生态朋友圈”,稳健支撑企业在全球数字化航行中的每一步。最后,詹东东通过分享一系列生动的实践案例,进一步阐述了中企通信的服务效能,其中包括助力蔚来汽车在海外市场的信息技术部署,以及为安防智能物联网领域的领军科技企业打造跨国运营的支持体系,充分彰显了中企通信在驱动企业国际化数字转型方面的深厚实力与广泛影响。

 罗欧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政企数字化转型部副主任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政企数字化转型部副主任罗欧在发言中表示,在国际化浪潮下,企业出海从“可选题”逐步成为“必选题”,从“卖向全球”到“扎根全球”高质量发展。他给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制定合适的出海战略,把握好企业出海发展路径,选择适合自身的出海模式和目的地,充分调研出海市场以应对竞争。其次,提高合规性问题防范意识,注意防范合规性风险,注意相关政策变化。定期开展合规审查,提高风险合规意识,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强本地化运营和跨文化管理,对外要了解本土文化习俗,精准定位用户群体;对内,做好跨文化管理。第四,提前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提前进行海外知识产权注册与维护,避免被侵权后无法维权。同时,加强相关风险防范意识。最后,打造自身产业链价值链优势,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有机整合各环节,提高市场渗透率;精准把握当地政策要求,通过加快布局海外全产业链提高国际市场占比。

梅向荣 盈科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全球董事会主任

盈科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全球董事会主任梅向荣结合自身以往成功案例对中国企业出海进行全方面的分析解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遭遇的多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他认为,当下中国企业出海步伐日益加快,对跨境法律服务和境外运营公司合作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保障出海企业合规经营、如何维护企业海外合法权益等问题愈发重要。面对“走出去”的挑战,企业家在出海前需全面评估财务、法律及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状况,引导企业加快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深耕国际市场。

段志强 中信戴卡信息管理部部长

在分享交流环节,中信戴卡信息管理部部长段志强为大家介绍了中信戴卡建设“灯塔工厂”的过程中数智化建设经验,他表示中信戴卡作为全球知名的车用高端铝制零部件供应商,自动化、高智能化、高数字化、高柔性化的特点也走在行业前面,基于信息科技手段,结合自身业务规模优势,踏踏实实解决传统制造所面临的困难和痛点。“灯塔工厂”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突破,主要包括产品智能设计与模拟、生产过程数码化精益管控、核心工艺智能化应用等。在执行策略上,中信戴卡实行“试点先行,成熟推广”。在全球有25家工厂,将数字化系统、智能化应用在某一个工厂,某一个工序成功应用以后,再推广复制到海内外的其他工厂,其他工序,从而使中信戴卡的投入实现价值最大化。

杜培民 中信泰富特钢|天津钢管智信部高级工程师

中信泰富特钢|天津钢管智信部高级工程师杜培民表示,中信泰富特钢可生产3000多个品种、5000多个规格的特钢产品,是全球产品规格最全、单体规模最大的特殊棒、板、管、线和锻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远销到美国、欧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经营规模快速扩张,子公司和系统的增加,对企业网络架构提出更高要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相继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举措,这将是关系到未来钢铁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

许晓男 安东油田服务集团首席信息官兼数智产业总裁

安东油田服务集团首席信息官兼数智产业总裁许晓男表示。安东油田服务集团业务覆盖全球近40个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为更好服务全球客户,安东油田服务集团结合线上平台,打造了油气互联网,帮助国内油气领域的企业实现全球化的布局和出海。作为一家跨国服务的企业,安东油田服务集团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保护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确保全球化经营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他表示,“数据资产的共享和共用非常重要,安东油田服务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技术创新时,除了通过数据来驱动本身业务外,非常强调运营数据,通过数据的公示形成监督效应。”数智化推动下,安东油田服务集团凭借技术发展和智能化管理平台,积极拥抱创新,为传统能源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更助推中国能源行业走向世界。

王江 中非民间商会执行秘书长

中非民间商会执行秘书长王江以中企布局非洲为例,解读企业海外发展之路。在王江看来,非洲是全球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这与其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电力成本密不可分。他认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美欧加息周期结束,预计非洲经济也将回暖,对于外资的吸引力可望恢复,为中国对非经贸合作提供机遇,并促进非洲本土良性竞争。

高力衡 中企通信销售总经理

正如中企信通销售总经理高力衡在结束致辞中所言,通过今天的交流,与会企业代表皆对未来中国企业出海有了更大的信心、更高的期望和更足的底气。整合资源,抱团出海,中国企业大有可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